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标题: 2011徐之明考研政治考前20天核心预测汇总 [打印本页]

作者: 郑大考研网1    时间: 2010-12-14 19:06
标题: 2011徐之明考研政治考前20天核心预测汇总
  核心预测之一: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必背知识
  1.矛盾的概念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3.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①提供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或场所;②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壮大和发展自己;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
  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表现在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中。在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量的变化,通过双方力量的消长,为质变做准备;在质变过程中,斗争性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完成质变。
  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作用,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在相互结合中实现的。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
  命题角度提示
  1.分析问题必须采取“两点论”、“一分为二”的立场,全面地看待问题;反对“一点论”,反对以偏概全。
  可关联的考点有: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垄断资本国际化的两方面后果;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与消极后果;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和局限性。
  要特别注意,中国的许多耳熟能详的古训,都可以作为该知识点的命题材料。比如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些话表明的是对立的双方,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
  又如老子说:“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其表明的哲理是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双方会向自己的对立面方向转化。
  2.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推动作用。
  可关联的考点有: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原因;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要特别注意,本知识点可以结合时事热点命制题目。比如,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中各国之间的合作、摩擦、斗争的关系对世界经济和双方的影响。
作者: 郑大考研网1    时间: 2010-12-14 19:11
  核心预测之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必背知识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具体包括三种情形: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其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其三,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矛盾群)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比如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性质。
  2.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其同一性表现在,其一,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所以,一方面,共性离不开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另一方面,个性也离不开共性。其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在一定范围、时间内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范围、时间内则变成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其矛盾性表现在,二者的含义不同;并且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而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3.意义
  其一,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其二,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其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命题角度提示
  1.把握看待问题必须着重把握其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简单化、一刀切。
  可关联知识点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和多样性;商品生产的二重性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的关系;商品和货币的关系;商品和劳动力商品的关系;剩余价值规律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的目的及手段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我们熟悉的许多历史故事、成语都可以作为该知识点的命题材料。比如,《孙子兵法》曰:“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败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同是根据《兵法》但却造成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果,关键的原因就是没有把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精髓。
  2.处理问题把握根本矛盾、主要矛盾的意义。因为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性质。
  可关联知识点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抓主要矛盾,就是突出工作重点,分清工作主次和轻重缓急。认识和处理问题必须抓住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即所谓“重点论”原则。这方面有许多命题材料。比如“擒贼先擒王”、“牵牛鼻子”、“四两拨千斤”、“把握关键”、“纲举目张”、“画龙点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大放小”以及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舍本逐末”等,都是该原理的运用。
作者: 郑大考研网1    时间: 2010-12-14 19:12
 核心预测之三:质量互变规律
  必背知识
  1.质、量、度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并且通过事物的属性表现出来。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把握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即“心中有数”。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事物的量和质是统一的;这种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因为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2.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
  事物的变化具体表现为质变和量变两种形式。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所采取的两种状态和形式,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关系。其统一性表现在: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了度,必然引起质变。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其矛盾性表现在,二者的含义不同。区分二者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了“度”。在“度”的范围内是量变;超过了“度”的范围则是质变。
  总之,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相互贯通,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4.质量互变规律的理论意义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连续性)和飞跃性(阶段性)的统一。
  该规律启示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把远大理想和求实精神结合起来;它也是党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相统一,以及处理好稳定、改革和发展的关系的哲学基础。
  命题角度提示
  1.观察问题、把握事物,必须通盘掌握事物的质与量两个方面,不可偏废。可关联的知识点有:价值的质与量;剩余价值的质与量等。
  可以结合具体案例,论述在把握事物时,将“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依据。
  2.量变和质变的关系,这是重点。
  可关联的知识点有:生产集中、资本集中与垄断的形成;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两个决不会”的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
  可以结合中国古代思想命制题目。比如,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运用相关原理论述其依据。
  还可以结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命制题目。比如如何认识和处理“仰望星空”、“胸怀理想”与“脚踏实地”、“立足现实”的关系。
作者: 郑大考研网1    时间: 2010-12-14 19:14
  核心预测之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国发展方式选择
  必背知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含义和认识意义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从社会性质上看,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生产力、社会主要矛盾等表现),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从发展程度来看,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十五大概括的9大特征、十七大概括的8大特征),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就是这一基本国情。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了规范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长期是落后的社会生产。
  为了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路线或总任务
  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总路线、总任务。其主要内容包括: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目标由三项增加为四项,将“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形成了“四位一体”的奋斗目标: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文明、社会-和谐。党的十七大对此予以确认。
  4. 中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主线和目标
  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科学发展。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为此,《建议》提出了“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即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居民收入、社会建设和改革开放五个方面。即,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命题角度提示
  1.新中国三大历史性转变:吴邦国《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仪式上的致辞》中说:“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改天换地的豪情壮志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成功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谱写了中华民族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2.结合切合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房价、食品安全、农产品涨价、医疗保障问题等具体问题,考查 “两个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十七届五中全会及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关于经济发展方式的主题、主线和主要目标。
作者: 郑大考研网1    时间: 2010-12-14 19:15
  核心预测之五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必背知识
  1.政治体制改革
  民主建设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它的发展程度同一定的经济文化状况相关联。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仍不够完备,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丰富和完善。
  任何一种民主的本质、内容和形式,都是随着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并不存在唯一的、普遍适用的和绝对的民主模式。民主的本质由经济基础决定。
  ①政治体制改革的标准:邓小平指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②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保证了人民以国家和社会主人的身份充分发挥建设国家、管理国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推进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但它还很不完善,党和国家现行的具体领导制度、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还存在一些缺陷。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③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
  第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民主应该适合自己的国情。
  ④ 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第一,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第二,完善法律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和尊严,树立社会主义法制权威。
  2.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①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形态的民主,也是与资本主义民主最本质的区别。
  民主、自由、人权是人类的普遍追求。
  ②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区别: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只是在“少数服从多数”的政治程序上可以被称作民主制度,在政权性质上则只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民主,少数剥削者的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政治程序和政权性质相一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是为广大劳动人民所享有的民主。
  资本主义民主,只标榜民主,不承认专政,极力掩盖其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的阶级实质。表现在理论形态上的西方民主理论只强调民主的形式方面,不讲它的实质,企图用比较完备的民主形式掩盖其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
  命题角度提示
  1.结合材料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将我国农村和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规定为1∶1,我国城乡居民选举首次实现“同票同权”来考查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必要性、遵循的原则。
  2.结合材料2010年9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2009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对中国人权事业的进步发展做出总体评价来考查政治体制改革目标。
作者: 郑大考研网1    时间: 2010-12-14 19:16
  核心预测之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必背知识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由这一结合而形成的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第二,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成功经验,就是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贡献。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就会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市场经济的共性:经济关来市场化;市场主体自主化;企业行为竞争化;宏观调控间接化;市场运行法制化。)
  3.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是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计划手段。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第一,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第二,宏观调控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为了满足全社会劳动者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运用宏观调控的各种具体手段以及其他各种财政政策等方式协调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协调各种经济主体关系。
  第三,宏观调控是克服市场缺陷——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理高效运行的需要。
  第四,宏观调控是使微观经济活动符合宏观经济目标的需要。使社会中各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同社会的宏观发展目标一致协调。
  这样才能够达到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证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从而保证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健康良好运行。
  命题角度提示
  结合政府采取的调控房价、农产品价格过快上涨的相关措施,论述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作者: 郑大考研网1    时间: 2010-12-14 19:17
  核心预测之七:统筹区域发展
  必背知识
  1.统筹区域发展的必要性
  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2.统筹区域发展的历史沿革
  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包括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的“两个大局”思想。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是面向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而做出的重大决策。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
  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要按照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基础和未来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分布、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创造条件引导中西部劳动力向经济相对集中地区转移,充分发挥这些地区的人口承载力;引导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中西部地区流动,增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通过人口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
  3.统筹区域发展的基本途径
  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这是我国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4.统筹区域发展的具体措施
  要按照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基础和未来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分布、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要创造条件引导中西部劳动力向经济相对集中的地区转移,充分发挥这些地区的人口承载力;引导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中西部地区流动,增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通过人口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
  命题角度提示
  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2010年8月26日国家发改委《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的发布考查统筹区域发展的必要性、基本途径和具体措施。
作者: 郑大考研网1    时间: 2010-12-14 19:17
  核心预测之八 : 文化与教育
  必背知识
  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①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显著标志。
  发展先进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二,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第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在当代中国,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个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等途径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培育“四有”公民,是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措施: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既要积极又要稳妥。
  2. 发展教育和科学
  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发展教育和科学,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第一,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第二,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哲学社会科学是现代国家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作为我们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
  命题角度提示
  1.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发布考查教育和科学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背景材料: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3日集体学习中胡锦涛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四点工作(提出文化工作者提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和抵制庸俗、低俗、媚俗的三俗之风),联系国家综合国力之软实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提出三个任务:一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二是推进文化创新;三是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综合考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要,文化建设的任务、意义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措施。
  3.结合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知识点考查发展教育和科学的原因。
  4.结合2010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材料、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材料,考查对外开放中“走出去”战略与中国的文化体制改革的措施以及坚持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方向的意义。




欢迎光临 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http://bbs.zzuedu.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