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标题: 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2014考研最新】 [打印本页]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13-9-25 09:54
标题: 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2014考研最新】
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2014考研最新】
  双聘院士
张改平
李季伦

教授
薛乐勋
祁元明
朱大恒
田保明
路纪琪
康巧珍
史团省
申效诚
关方霞
吴健
刘伟
黄进勇
王爱萍
崔惠芳
戴桂馥
马宏保
赵万千
安秀丽
张守涛
王振龙

  副教授
高艳锋
田曾元
朱世新
臧新
陈继峰
曹刚强
岳彩鹏
杨冬之
周景明
翁海波
凌雁
李 杰
刘红涛
郭予琦
李国栋
舒海燕
陈鲤翔

  讲师
张书杰
师会勤
席 宇
唐保宏
杨艳坤
张一折
王庆东
鲁吉珂
位 芳
刘 鑫
马珊珊
张靖楠
王婷

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
王时征
张 静
韩绍印
李永欣
黄象男
马丽萍
袁保梅
闫红霞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13-10-7 09:01
张改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哈特大学细胞与分子免疫学博士、英国伦敦大学分子病毒学与免疫病理学博士后

现主持项目:

2002--2005:主要动物病毒B细胞表位变异规律研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01--2005:动物重大疫病检测及免疫调控技术研究(国家863计划)

2003—2006:法氏囊病病毒至病机制及免疫机制研究(国家基金重点项目)

2004—2005:猪肉中主要污染物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国家重大专项)

1997--2003:动物疫病快速诊断技术研究(省重大科技攻关)

2002--2004:放心猪肉的规模化生产及快速检测技术研究(省重大招标)

奖励:

1、2003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已被推荐为2004年国家发明奖候选项目)

2、2000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国务院特贴专家、省优秀专家

4、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5、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6、首批国家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7、首批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8、“人事部首批重点资助的二十名优秀留学归国人员”之一

专利:

1、发明专利名称:畜禽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

专利号:ZL99101537.1 (21种主要动物疫病)

2、发明专利名称:牛FcgR I 、FcgR III 和CD14 cDNA序列

申请号:99103330.2

3、发明专利名称:动物极其产品中药物残留快速检测试纸条

专利号:ZL02115429.5

4、实用新型名称:动物极其产品中药物残留快速检测试纸条

专利号:ZL02228103.7

5、发明专利名称:盐酸克伦特罗快速检测试纸条

申请号:(02101928。2)

6、实用新型名称:盐酸克伦特罗快速检测试纸条( I )

专利号:ZL02202033.0

7、实用新型名称:盐酸克伦特罗快速检测试纸条( II )

专利号:ZL02228104.5

8、发明专利名称: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

申请号:01138337.2 (两种)

9、实用新型名称: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

专利号:ZL02202021.7 (两种)

10、发明专利名称:动物疫病抗体水平快速检测试纸条 (进行中)

11、发明专利名称:兴奋剂快速检测芯片 (进行中)

主要论著:

共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均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或课题主持人。其中在国外上发表六篇,最高影响因子为7.2。

论著被SCI引用情况:

被SCI引用80余次,主要引用杂志包括Immunity (20.518), J Exp Med (15.882),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821), Blood (8.372), Immunol Rev (7.456), J Biol Chem (7.199), J Immunol (7.166), Crit Rev Immunol (5.955), Eur J Immunol(5.438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13-10-7 09:01
李季伦,中国科学院院士,微生物学家,中国微生物学会名誉理事长。

研究方向
  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系统地研究了生物固氮的问题,取得以下成就:(1)在固氮酶催化机制的研究中,证明了固氮酶催化HD形成是固氮酶的普遍特性,而且是绝对依赖N2的;并提出了固氮酶的双位点放H2模式;(2)在固氮螺菌分子遗传学研究中,建立了我国巴西固氮螺菌Yu62菌株的基因文库,克隆和测序了该菌的ntrBC、draTG、nifA、glnB、glnZ和flbD等基因,并分析了它们的功能;构建了能节约玉米氮肥20%的耐铵固氮基因工程菌株;(3)启动了我国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调查和分类的研究,建立了我国根瘤菌资源数据库,为以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应用研究方面:先后研制和开发了赤霉素GA3和GA4+7(可用于促进植物生长)、玉米赤霉烯酮和玉米赤霉醇(可用于促进牛、羊增重,并首先发现它们也是高等植物的一类天然激素)、莫能菌素和马杜霉素(可用于预防鸡球虫危害)、以及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可用于防治动植物的寄生虫)等农牧用微生物制剂,取得了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研究工作涉及生物固氮、真菌毒素以及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微生物发酵产品的研制。在固氮酶催化机制研究方面,首次提出双位点放H2途径模式;在研究固氮螺菌固氮基因表达调控的基础上,构建了抗铵固氮的基因工程菌。在真菌毒素研究方面,发现了串珠镰刀菌素是克山病的主要致病因子;在微生物发酵产品方面,先后研制开发了玉米赤霉醇、赤霉素GA3和GA4+7、莫能菌素、马杜霉素、阿维菌素和依维菌素等。目前主持的项目有“973”、“863”、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十五”攻关等科研项目。   

      编写《微生物学》和《微生物生理学》等著作,发表论文130余篇。曾获得国家计委授予的"金牛奖"、北京市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13-10-7 09:02
薛乐勋, 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名誉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6年被国家外国专家局授予“全国引进国外智力先进工作者”。现任郑州大学医学实验中心细胞生物研究室主任,河南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中国抗癌报编辑,河南医科大学学报副主编,中国抗癌协会河南分会常务理事和宣教部副主任,中国癌症基金会河南分会理事,河南肿瘤学杂志常务编辑等社会兼职.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13-10-7 09:02
祁元明,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河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长,河南省杰出人才基金获得者,河南省医学创新人才基金获得者,河南省教育厅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人才基金和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等项目,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和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共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16篇,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副主编教材2部,受邀参编外文专著1部。

1、教育经历

·           1980.9-1985.7  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本科/学士

·           1986.9-1989.7  河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硕士

·           1999.9-2002.6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

2、工作经历

·           1985.7 -1999.9   河南医科大学医学实验中心,副教授,副主任

·           2002.7-2003.3    河南医科大学,医学实验中心,教授,主任

·           2003.3年至今      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院长

·           2009.12-2010.12  纽约血液中心,访问学者

3、科研成果

·           Wei Liu, Mingxia Zhai, Zongyin Wu, Yuanming Qi, Yahong Wu, Chao Dai, Meng Sun, Lu Li, Yanfeng Gao*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HLA-A2-restricted cytotoxic T lymphocyte epitope from cancer-testis antigen PLAC1 in breast cancer. Amino Acids. 2012 42(6):2257-65.

·           Fei Chen, Mingxia Zhai, Yuhuang Zhu, Yuanming Qi, Wenjie Zhai , Yanfeng Gao . In vitro and in vivo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cytotoxic T lymphocyte epitope from Rv3425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icrobiol Immunol. 2012, 56(8):548-53.

·           Zhongyin Wu, Yanfeng Gao*, Yahong Wu, Wei Liu, Men Sun, Mingxia Zhai, Yuanming Qi, Yong Ye.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CD8+ T cell epitope derived from cancer-testis antigen MAGE-4 in oesophageal carcinoma. Scand J Immunol. 2011, 74:561-567.

·           Yu-huang Zhu, Yan-feng Gao*, Fei Chen, Wei Liu, Ming-xia Zhai, Wen-jie Zhai, Yuan-ming Qi*, Yong Ye.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T cell epitopes from efflux pumps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mmunology Letters. 2011, 30;140(1-2):68-73.

·           Jun-wei Zhao, Zhan-qiang Sun, Hong-guo Yang, Chong-zhen Zhang and Xiao-li Yu, Zi-lu Wen, Yan-feng Gao, Xiao-kui Guo, Yuan-ming Qi*, Shu-lin Zhang. Cloning, expression and immunological evaluation of a short fragment from Rv3391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nals of Microbiology, 2011, 61(2):345-353.

·           Hong Lv, Yan-feng Gao*, Ya-hong Wu, Ming-xia Zhai, Lu Li, Yu-huang Zhu, Wei Liu, Zong-yin Wu, Fei Chen, Yuan-ming Qi*.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cytotoxic T lymphocyte epitope from CFP21, a secreted protein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mmunology Letters. 2010, 133(2):94-8.

·           Dong-dong Wu, Yan-feng Gao, Li-xiang Chen*, Yuan-ming Qi*, Qiao-zhen Kang, Hai-li Wang, Lin-yu Zhu, Yong Ye, Ming-xia Zhai. Anti-tumor effects of a novel chimeric peptide on S180 and H22 xenografts bearing nude mice. Peptides. 2010, 31(5):850-864.

·           Yan-feng Gao, Zhan-qiang Sun, Feng Qi, Yuan-ming Qi*, Ming-xia Zhai, Hui-ping Lou, Li-xiang Chen, Yong-xin Li, Xian-yuan Wang. Identification of a new broad-spectrum CD8+ T cell epitope from over-expressed antigen COX-2 in esophageal carcinoma. Cancer Letters, 2009, 284(1):55-61.

·           Yanfeng Gao*, Kun Chen, Bin Zhang, Xiang Li, Lu Chen, Yuanjun Li, Xiangjiao Jia, Yongxing Lei, Zhongyi Yan, Liangliang Kong, Nan Wang, Wei Liu, Yuanming Qi. Antioxidant and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of the extracellular death factor in Escherichia coli. Peptides, 2010, 31(10):1821-1825.

·           高艳锋, 陈鲤翔, 陈科, 郑祥艳, 祁元明, 翟明霞, 李永欣. 4.1B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异常表达及其分子机制. 肿瘤, 2009, 29(1):69-72.

·           郑祥艳, 祁元明, 高艳锋, 王宪远, 祁敏现, 时晓芳, 安秀丽. 细胞骨架4.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癌症, 2009, 28(7):679-684.

·           高艳锋, 翟明霞, 祁 峰, 陈鲤翔, 祁元明. 肿瘤相关抗原CT45的HLA-A2/A3限制性CTL表位的预测. 现代肿瘤医学, 2008, 16(11):1850-1852.

·           祁峰, 高艳锋, 孙战强, 胡红敏, 陈鲤翔, 祁元明. HLA-A2限制性人食管癌相关抗原COX-2表位的鉴定和改造. 肿瘤防治研究, 2008, 35(7):460-463.

·           高艳锋, 祁元明, 宋英, 翟明霞, 陈鲤翔. 食管小细胞癌组织中4.1蛋白家族的表达及意义. 山东医药, 2008, 48(15):41-42.

·           高艳锋, 翟明霞, 宋英, 陈鲤翔, 祁元明. 肺小细胞癌组织中4.1蛋白家族的表达.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43(4):651-653.

·           高艳锋, 翟明霞, 祁元明. 癌-睾丸抗原SSX-3的HLA-A2/A3限制性CTL广谱表位的预测. 现代肿瘤医学, 2008, 16(6):893-895.

·           祁元明, 吕虹, 高艳锋, 朱宇皇, 刘伟, 李璐, 吴亚红, 吴宗胤. 抗结核CTL表位肽及类似物. 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号:ZL 200910065403.3.

·           祁元明, 孙战强, 陈鲤翔, 李永欣, 祁峰, 娄慧萍, 李静静, 胡红敏. 具有人群广谱性的抗肿瘤CTL 表位肽. 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号:ZL 200710054307.X.

·           Fei Chen, Yanfeng Gao, Yuanming Qi. (Book chapter) Identification of CD8+ T Cell Epitopes Agains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Understanding Tuberculosis–Analyzing the Origin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Pathogenicity, ISBN 978-953-307-942-4. InTech Press. 2012.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13-10-7 09:02
姓名: 朱大恒
性别: 男
学历: 农学博士
职称: 教授,硕士生导师
职务: 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
兼职: 河南省生物工程学会理事,河南省植物生理学会副理事长
部门: 生物工程系
电话: 67783235
邮箱: zhudaheng2000@yahoo.com.cn
主页:  
个人简历: 1985年9月—1989年7月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系学习,获得学士学位;
1989年9月—1992年7月 河南农业大学读硕士,研究方向为烟草生理、生化,获得硕士学位;
1995年9月-1998年7月 湖南农业大学读博士,研究方向为烟草微生物学、生物发酵,获农学博士学位;
1992年8月—2002年8月 郑州烟草研究院工作;
2002年8月—今 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微生物教研室


   
开设课程:  
  本科生:微生物学
研究生:高级微生物学,烟草生物化学
研究领域: 微生物学、烟草生物工程
研究项目:  
  1)白肋烟醇化过程中品质变化及最佳技术条件研究,国家烟草专卖局重点项目(提高白肋烟质量及其可用性的技术研究)分项,主持人

2)微生物和酶在烟叶品质生物转化与改良中的应用研究,郑州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主持人

3)提钾降碱生化制剂的研究开发,河南省烟草专卖局重点项目分项
第2完成人

4)接装纸微生物测定方法标准制订,国家烟草专卖局项目 起草人,已发布行业标准
5)水松纸病原微生物及颜料中有害物质的研究与分析,国家烟草专卖局项目 主要完成人


在研课题:  
  1)烟草增香降害生物工艺研究及焦油生物活性模型构建,“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主持人
2)烟碱(尼古丁)降解菌的分离,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
3)提高烟叶可用性的生物工艺技术研究,河南省烟草专卖局重点项目,主持人
4)微生物(菌种)在城市垃圾处理中的应用研究,郑州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主持人
5)技术开发,天昌国际烟草公司技术合作项目,主持人
论文专著:  
  Changes in higher fatty acids and relative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lue-cured tobacco during aging Beitrage zur Tabakforschung,International, Vol.19.No.6,2001,315-319

白肋烟贮藏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的研究. 作物学报,2005,31(7),864-868

假交替单胞菌及其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微生物学通报,2005,32(3),108-112

外源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烟碱含量和烟碱合成酶活性生理效应.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5,4(3),319-324

喷施IAA对烤烟烟碱含量及其合成酶的影响. 中国烟草学报,2005,(6),41-43

溶藻细菌的生态学作用及其生物量检测方法. 微生物学杂志,2005,(5,62-67

白肋烟醇化过程中香味成分含量变化的研究. 烟草科技, 2002,(9),17-21

提高白肋烟质量及可用性的技术研究. 烟草科技, 2002,(9),4-7

烤烟自然醇化与人工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变化及其与酶活性的关系研究.
中国烟草学报2001,(2),26-30

接装纸中汞、砷、铅等8种元素的分析研究. 中国烟草学报,2001,(4):1-6

栽培措施对烟叶安全性的影响. 中国烟草科学,2000,(1),42-45

利用优势微生物抑制烟叶霉变的研究. 中国烟草学报, 1999,(2),23-25

烤烟自然醇化和人工发酵过程中香气成分变化研究. 中国烟草学报, 1999,(4),17-21,

自然醇化和人工发酵对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 烟草科技, 1999,(1),3-5

烟气有害成分与烟叶化学成分的关系. 烟草科技, 1999,(4),25-27

不同陈化时期烤烟几种酶活性及其相关化学成分分析. 中国烟草科学,1999,(1),1-2

烤烟发酵过程中氧气条件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1999,(9),12-14

烟叶化学成分与安全性研究动态. 跨世纪烟草农业科技展望和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
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教育司,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90-10

烟叶自然醇化过程中高级脂肪酸及有关生化特性动态变化研究.
中国烟草学报,1998,(1) ,9-13

利用产香微生物发酵生产烟用香料技术及其应用. 烟草科技, 1997,(1),30-31

利用烟草废料生产烟用糖和酒精的方法. 烟草科技, 1997,(6),15-16

陈化发酵期间烤烟叶面微生物活性及其应用研究. 中国烟草科学,1997,(4) ,13-14

烤烟发酵过程中品质及香吃味的形成. 河南农业科学,1997,(3),5-7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21世纪高等院校课程教材,气象出版社, 2004

《类聚异戊二烯》,生物高分子系列丛书,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微生物学实验》,郑州大学自编教材,2003

《烟草栽培生理》 , 农业出版社,1996

《烟草的生产,生理和生物化学》, 上海远东出版社,1991
所获荣誉:  
  河南省教育厅学术与科技带头人,郑州大学微生物学硕士点学科带头人,生物学一级硕士点学科带头人之一,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点学科带头人,郑州大学网上教评“学生最满意教师”。获科技奖2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12项。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项。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13-10-7 09:03
田保明(TIAN Baoming),1964年出生,河南省许昌县人。1985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农学专业,1999-2001华中农业大学遗传育种硕士研究生班毕业,2003-2006华中农业大学遗传育种在职博士生。1997-2005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研究员,现任郑州大学教授、生物工程系生物技术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专业委员会理事、河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1997年赴比利时国家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开展油菜品质育种合作研究;2002年赴法国国家农业科学院开展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新方法、新技术的合作研究。1997年被省人事厅授予"河南省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998年被中组部、人事部授予"中国青年科技奖",2001年被中国农学会授予“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2002年获“河南省优秀专家”称号。
20多年来,一直从事油菜、大豆种质创新、品质改良、杂种优势利用及遗传育种研究工作。自“七五”以来,一直主持国家863、国家重大转基因专项、河南省的重大和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主持育成胞质雄性不育系5个,主持和参加培育出豫油4号、国审豫油5号、杂97060、国审杂98033、国审杂98009和国审豫豆10号、国审豫豆18号、郑大501番茄、郑椒505辣椒等新品种10个,5个通过国家审定,4个获国家育种攻关后补助;先后荣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62篇,其中在国际学术会议发表4篇、在《Journal of Medicinal Plants Research》、《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Life Science Journal》、《Euphytica》、《中国油料作物学报》、《世界农业》、《华北农学报》等SCI、SCIE及国家核心期刊发表6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5部。
目前,在研的科研项目主要有:主持国家支撑计划、国家重大转基因专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河南省重大、重点科技攻关等项目等十五国家“863”子课题“高油超级油菜杂交组合培育”、主持十五国家转化基金“杂交油菜新品种与技术示范”、“油菜新品种杂98033与技术示范”、主持十五国家948项目“欧洲双零油菜种质引进利用”以及中国-法国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新技术研究”、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甘蓝型油菜三系创新与杂交种选育”和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稳定性的研究”等。
1、主要在研课题:
(1)国家支撑计划(2010BAD01B02):“高油高产机械化专用油菜新品种培育”
(2)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8004-002B):“抗灰斑病转基因大豆专题项目”
(3)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2008GB2D000186):“无刺黄瓜翠绿及其配套技术示范”
(4)国家“863”子课题(2001AA241102):“高油、超级油菜杂交新组合培育”
(5)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02EFN21410372):“杂交油菜新品种及其技术示范”
(6)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072101110300):“优质油菜新品种选育和产业化开发”
(7)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082102140017):“高效灌浆基因克隆及油菜种质创制”
2、获奖科技成果:
(1)主持完成“高产早熟大豆新品种GS豫豆18号” 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主持完成“大豆抗病特异种质资源郑77249的创造” 1996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3)主持完成“高产杂交油菜豫油5号选育”,2006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4)主持完成“高产杂交油菜豫油4号选育”,1999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5)主持完成“高产杂交油菜配套制种技术的研究”1997年获河南省星火二等奖
(6)参加完成“夏大豆新品种GS豫豆10号选育” 1996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3、国家发明专利:
(1)主持完成“高油杂交油菜的制种方法”2003获国家发明专利(03134893.9)
(2)主持完成“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的制种方法”2000获国家发明专利,(ZL 95 1 17972.1)
4、育成农作物新品种:
(1)豫油4号: 1996年河南省审定,1997获得国家育种攻关后补助;
(2)GS豫油5号:1998河南省审定,2002国家审定;1999获得国家后补助;
(3)杂9522: 2001年河南省审定,2001年第1批国家转化基金资助。
(4)杂97060: 2002年河南省审定,2001年第1批国家转化基金资助。
(5)杂98033: 2002年河南省鉴定,2002年第2批国家转化基金资助。
(6)GS杂98009: 2003年河南省审定,2003年可通过国家审定
(7)GS豫豆10号:1993年河南省审定,1996年可通过国家审定
(8)GS豫豆18号:1996省审定,1998国家审定;1996获得国家育种攻关后补助;
(9)GS豫豆22号:1998省审定,2000国家审定;1999获得国家育种攻关后补助;
(10)郑大501(番茄):2007年通过河南省科技厅成果鉴定。
(11)郑椒505(辣椒):2007年通过河南省科技厅成果鉴定。
5、主要代表论文:
[1] Shu Haiyan and Tian Baoming*.A simple apparatus for gel staining used in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Journal of Medicinal Plants Research .Vol. 3(12), pp. 1029-1033, December, 2009
[2] LIAN Yu-li,TIAN Bao-ming※,LING Hua.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ransgenic Brassica napus L. with Enhanced Oleic Acid Compositio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2009,(12)
[3] Tian Baoming.The Genetic Improvement Of Rapeseed In China. Life Science Journal.2006,2(2)
[4] Jin-xiong Shen, Han-zhong Wang , Ting-dong Fu  Bao-ming Tian.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with self-incompatibility, a novel approach to utilizing heterosis in rapeseed (Brassica napus L.) . Euphytic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Breeding.2007. 10.1007/ s10681-007-9606-0
[5] Tian Baoming, Wen Yancheng,et al. A GENETIC ANALYSIS ON THE FERTILITY OF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IN BRASSIC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APESEED SCIENCE. Science Press, New York
[6 ]Tian Baoming, Song Wenguang,et al. The performance and correlation of twocombining abilities in F1 of rape (B.napus L.) inbred lines.’96 Sino-British Genetic and Breeding on Brassica. March, 3-6.Wuhan.China
[7] Tian Baoming, Song Wenguang,et al. A genetic analysis on the fertility of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in B.napus. ’94 Sino-Cananda Genetic and Breeding on Brassica Urumqi.China.
[8] 田保明※,廉玉利,凌华等. RNAi干扰油菜Δ~(12)-脂肪酸脱饱和酶基因的表达效果[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9, (02)
[9] 田保明※,宋淑敏,范兴福,师恭耀,王伯楠,裴振强,孙丹丹.国外油菜种子生产技术规范与质量标准.世界农业.2009(4)
[10] 李旭娇,田保明※,范兴福,师恭耀,宋铮,裴振强.甘蓝型油菜无菌苗培养方法的优化[J].  河南农业科学.2009, (06)
[11] 范兴福,宋淑敏,田保明※,李旭娇,师恭耀,裴振强.油料作物种子维生素E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2009, (10)
[12] 任秋红,黄军艳,田保明,刘胜毅.油菜和拟南芥菌核病抗性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J].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发表时间:2009-08-07
[13] 舒海燕,田保明※.耐辐射球菌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生态学杂志.2009, (06)
[14] 凌华, 田保明※,舒海燕等. 硬果型耐贮运番茄郑大501的选育. 长江蔬菜. 2008(6)
[15] 凌华, 田保明※胡安杰等. 粗牛角椒新品种郑椒505的选育。长江蔬菜. 2008(3)
[16] 赵珍,凌华, 田保明※等. 生长素合成关键酶基因iaaM种子特异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基因油菜的获得.河南农业科学,2008,(9)
[17] 田保明,陈占宽,杨光圣等. 基于RNAi技术转移脂肪酸延长酶基因fae1及转基因油菜的获得。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7,29(2)
[18] 田保明,蒋武生,张晓伟等.提高油菜游离小孢子胚诱导频率的研究.华北农学报.2007,21(4)
[19] 田保明,杨光圣,曹刚强.农作物倒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学通报,2006,22 (4)
[20] 田保明,陈占宽, 苗利娟等.甘蓝型油菜脂肪酸延长酶FAE1 RNA干扰体的构建。河南农业科学,2006,(3)
6、出版专业著作:
(1)《遗传学实验》.  舒海燕 田保明 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2)《安全黄瓜高效生产技术》史宣杰,时小红,房培渊,田保明等编著.中原农民出版社.2010.1
(3)《油菜高产专家谈》.  田保明 主编,中原农民出版社  1997年11月
(4)《山区油料作物栽培技术》,张新有,刘亚非,田保明等编著.中原农民出社 1998年1月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13-10-7 09:03
姓 名 路纪琪 职 务 所长
学位职称 博士,教授 / 博导
研究方向 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
电 话 0371-67783235
E-mail lujq@zzu.edu.cn
通信地址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 100 号,
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简 历
2001.9-2004.7,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研究生院,生态学专业,博士
1992.9-1995.7,陕西师范大学,动物学专业,硕士
1982.9-1986.7,兰州大学,动物学专业,学士
1986.7-2004.7,河南师范大学,工作
2004.7-今,郑州大学,工作
科学研究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负责人;河南省高校生物多
样性保护与利用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动物生物学》校级精品
课程负责人,郑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济源)负责人。曾任中国动物
学会理事、河南省动物学会秘书长,兼任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理事、中
国生态学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灵长类专家组成员、河南省生
态学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动物学会理事;河南省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评审
委员会委员。
从事动物生态和保护生物学研究,重点关注太行山猕猴生态与保护、动
植物协同进化、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等,承担国家 973
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研究课题多
项;迄今已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imatology、Acta Oecologica、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动物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100 余篇,主编
出版《河南啮齿动物志》、《河南珍稀濒危动物》、《河南啮齿动物区系与
生态》等著作 7 部。先后获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河南省教育奖章、河
南省优秀共产党员、郑州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郑州大学教学优秀二等
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网上教评”学生最满意教师、
郑州大学学生“我最喜爱的老师”提名奖等荣誉。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13-10-7 09:03
康巧珍 ,女 ,1965年出生,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秘书长, 美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会员,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会员。
       博士后研究期间主要参加NIH grants DK 26263, DK 32094 and HL78826项目的研究,对蛋白4.1家族成员在有核细胞中的功能进行系统研究,取得的代表性成果主要包括:①发现4.1R在T细胞中与免疫突触形成有关;4.1R 蛋白分子FERM结构域的C环可与T细胞活化连接子LAT结合并对LAT胞浆端第175位和195位(与人Y171、Y191对应)酪氨酸磷酸化有位点有调控作用,相关论文发表于Blood(SCI 影响因子 10.89)。②发现了与高尔基器结构与功能相关的4.1B分子,相关论文发表于JCS (SCI 影响因子 6.3)。近年来参加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河南省科技攻关2项,共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4篇,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河南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参编教材2部,专著2部,获得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
   
一、教育背景
1983.09-1987.06  山东大学生物系   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2.09-2005.06  郑州大学医学院   获医学博士学位
2006.04-2008.07  美国纽约血液中心 博士后
二、 工作经历
1987.07-2001.03  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  副教授  科长。
2001.04-今       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教授, 副院长。
三、开设课程
本科生:《Molecular Biology 》 《生命科学导论》,《分子生物学大实验》
研究生:《Genomics and Protienomics》《基因工程疫苗》《实验动物学》
四、研究领域:分子细胞生物学
五、研究方向:免疫技术与基因工程疫苗
六、发表论文:
1. Qiaozhen Kang, Yu Yu, Xinhong Pei, Ri chard Hughes, Susanne Heck, Xihui Zhang, Xinhua Guo, Gregory Halverson, Narla Mohandas and Xiuli An . . Cytoskeletal protein 4.1R negatively regulates T cell activation by inhibiting the phosphorylation of LAT. Blood (IF 10.89) pre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3, 2009; DOI 10.1182/blood-2008-10-182329
2.  Kang Q, Wang T, Zhang H, Mohandas N, An X. A Golgi-associated protein 4.1B variant is required for assimilation of proteins in the membrane. J Cell Sci.2009; 122: 1091-1099(SCI  IF  6.3)
3. Qiaozhen Kang , Narla Mohandas, Xiuli An. Experession and subcellular location of protein 4.1 homologs in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 2006,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cell biology 46th Annual meeting.
4.  Qiaozhen Kang ,Yuanming.Qi, Wenbo.Feng, Narla Mohandas, Xiuli An.Loss of  4.1N is correlated to cell differentiation in colon cancer. 2007,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cell biology 47th Annual meeting.
5.      Kang QZ, Duan GC, Fan QT, Xi YL. Fusion express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neutrophil-activating protein in E.coli.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5 11(3):454-456
6. Qiaozhen Kang, Yuan-ming Qi , Guang-Cai Duan. The Combination of Bioinformatics With Biotechnology Would Expedite Vaccine Development Against Helicobactor. pylori. Th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terdisciplinary Life Science: From Genome to Function. Zhengzhou , China . Oct. 2005 .
1. 康巧珍,李肖蕖,段广才. 幽门螺杆菌豚鼠模型的构建,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7, 23(1):80-82
2. 康巧珍,段广才.幽门螺杆菌感染动物模型的选择应用.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4; 20(12):1096-1098
3. 康巧珍,段广才.免疫接种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中国公共卫生2004, 20(5):624-625
4. 康巧珍,段广才,范清堂, 郗园林.幽门螺杆菌中性白细胞激活蛋白与麦芽糖    结合蛋白融合表达产物rMBP-NAP分离纯化,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9(5):746-749
5. 康巧珍,段广才,范清堂,郗园林. 幽门螺杆菌中性白细胞激活蛋白基因napA   克隆及序列分析,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9(5):743-745
6. 康巧珍,章金涛,杜春燕,杜献堂. 豫医无毛小鼠分离近交系T 细胞亚群和sIL22R水平, 动物学杂志 2002, 37 (4):18-20
7. 康巧珍,章金涛,王纯耀,李洪涛,杜春燕. 豫医无毛小鼠分离近交系血液学性状分析,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1,11(1):61
8. 康巧珍,章金涛,凌 雁,王纯耀,李洪涛,杜春燕,邢金山,金树兴,祝庆蕃. 无毛小鼠分离近交系的培育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0 ,10 (1):43-45
9. 康巧珍,金树兴,章金涛,凌 雁,王纯耀.祝庆蕃近交培育的豫医无毛小鼠H抗原系统的同源性,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9,34 (4):22-23
10. 康巧珍,章金涛,凌 雁,李洪涛,王纯耀.分离近交系YYHL 小鼠的皮肤移植,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9 , 9(4): 228-230
11. 冯文坡,陈鲤翔,寇晓丹,许晶晶, 康巧珍,祁元明. 细胞骨架4.1蛋白基因家族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7;15(22):2436-2441
18.申晓靖,段广才, 郗园林,代丽萍,康巧珍.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基因克隆和无毒突变体mLT63的构建及序列分析, 河南医学研究 2005,14(2):100-103
19. 胡东生, 张卫东,郗园林, 温红伟, 宋鲁平,王卫民, 代丽萍,杨文杰, 张梅喜, 康巧珍, 乔海灵, 薛乐勋, 段广才, 董子明, 郑玉玲. 河南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 38(3):342-344
20. 章金涛, 王纯耀, 康巧珍, 杜献堂 , 薛敬礼. 豫医无毛小鼠分离近交系的建立及其遗传纯度测定,遗传学报 2002, 29 (3) :221~225
21. 章金涛,康巧珍,薛敬礼,王纯耀,杜春燕,杜献堂,祝庆蕃 .新近交系HLC小鼠的遗传监测·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 37(4):450-452
22. 章金涛,康巧珍,杜献堂,杜春燕,王纯耀,祝庆蕃.无毛小鼠同类系的建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37(2):174-175
23. 杜春燕,章金涛,杜献堂,康巧珍,李洪涛,王纯耀. 突变系无毛小鼠近交系的繁殖性能观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37(2):159-161
24. 章金涛,王纯耀,康巧珍,楚树敏,祝庆蕃,杜春燕,金树兴. 突变无毛小鼠近交系的育成及特性, 河南医学研究 2001,10(3):193-195
25. 章金涛,康巧珍,杜献堂,王纯耀,杜春燕,李洪涛.祝庆蕃豫医无毛小鼠近交系毛色基因遗传学测试,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1,36(6):697-698
26. 王纯耀,宋国英,章金涛,连建华,康巧珍,祝庆蕃,齐 华. 豫医无毛小鼠染色体G带核型分析,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9, 9( 2):78-81
27. 李洪涛,杜春燕,邢金山,王纯耀,康巧珍,章金涛,祝庆蓦. 昆明小鼠(KM)封闭群部分生物学特性变异的探讨, 医学动物防制 1999,15(11):608-610
28. 李洪涛,章金涛,王纯耀,康巧珍,杜春燕,邢金山,祝庆蕃. YUYI无毛小鼠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医学动物防制 1999,15(4):207-209
29. 王纯耀,章金涛,祝庆蕃, 康巧珍, 金树兴, 李洪涛, 杜春燕,邢金山,薛敬理. 豫医无毛小鼠近交系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1999,  19 (1) : 64-65
30. 章金涛,祝庆蕃,金树兴,付淑丽,王纯耀,康巧珍.豫医无毛小鼠主要免疫器官组织学观察,河南医学研究 1999,8(3):211-212
31. 章金涛,金树兴,王纯耀,祝庆蕃,凌雁,康巧珍.豫医无毛小鼠体重与主要脏器重之间关系分析, 河南医学研究 1999, 8(2):107-108
32. 章金涛,康巧珍,樊松涛,祝庆蕃,王纯耀,张红新.C57BL/ 6 无毛小鼠皮肤组织学研究河南医学研室1999,8(1):19-20
33. 章金涛,樊松涛,金树兴,康巧珍,王纯耀,祝庆蕃. 豫医无毛小鼠封闭群的生物学特性,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9 ,34( 4 ):20-21
34.  李洪涛,章金涛,王纯耀,杜春燕,邢金山,康巧珍,祝庆蕃. 无毛小鼠封闭群与昆明小鼠生长特性比较,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9,34(2):37-39
八、专著与教材:
1.《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技术》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副主编
2.《实验动物学》教材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加编写
3.《生命科学导论》 郑州大学出版社 参加编写
九、所获荣誉:
1. 2008-2009学年  网上教评“学生最满意教师”
2. 2005-2006学年  网上教评“学生最满意教师”
3. 豫医无毛小鼠近交系的育成及特性; 2002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4. 豫医无毛小鼠封闭群的建立; 1998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5.《实验动物学》,1997年获河南医科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壹等奖;
6.《昆明种小鼠脱毛性状的遗传分析》1999年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贰等奖。
7.《豫医无毛小鼠及C57BL/6无毛小鼠皮肤组织学比较研究》1999年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贰等奖。
8.《裸基因对小鼠胸腺发育的影响》1998年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叁等奖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13-10-7 09:03
姓名: 史团省
性别: 男
学历: 博士
职称: 教授 硕士生导师
职务: 植物教研室主任
兼职: 河南省植物生理学会理事
部门: 植物教研室
电话: 0371-67783232 13783466954
邮箱: sts@zzu.edu.cn shituansheng@hotmail.com
主页:  
个人简历: 1962年4月出生于陕西省武功县。

2005年3月----至今 从德国留学回国,到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工作。

2001年3月---2004年11月 在德国波恩大学 (BONN-UNI) 生物系植物研究所攻读博士, 并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2001年------2004年11月 作为德国科学研究联合会(DFG-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 重大科研项目 (Nr. Scho 197-13)主要成员在德国汉诺威大学 (HANNOVER-UNI) 园艺系果树研究所从事植物生理, 养分吸收和运输机理, 植物保护剂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

1998年10月---2001年3月 作为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 奖学金生在德国哥廷根大学(GOETTINGEN-UNIVERSITAET) 林学系热带和亚热带林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并获得热带和亚热带林业管理硕士学位。

1998年4月----1998年10月 作为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 奖学金生赴德国歌德学院学习德语。

1983年7月----1998年4月 在陕西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植物和林木及经济林培育教研室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1979年7月----1983年7月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前身西北农业大学和西北林学院) 林学系林业专业本科学习, 83年7月毕业并获得农学学士学位。

   
开设课程:  
  本科生:植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实验,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研究生:植物保护学;农药助剂
研究领域: 植物学, 植物生理和植物保护,植物及土壤营养学
研究项目:  
      植物表面膜渗透性能的研究 德国研究协会(DFG)200万欧元 折合人民币2000万元。2001到2004年作为德国研究协会(DFG)重大科研课题主要参加者在德国汉诺威大学园艺系果树研究所从事果树生理、养分吸收和植物保护剂方面的研究。本人在该项研究过程中, 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有新的重大发现和突破, 发现在表面蜡质膜存在有不同的路径可供不同极性的物质吸收和渗透,这些新的发现填补了该项研究领域的一些空白,受到国内外专家的肯定和好评。该项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对农作物, 果树栽培,而且对植物保护剂的生产和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课题研究完成了博士论文,获得波恩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同时撰写数篇研究论文,已在美国重要刊物发表并被收集在SCI。
在研课题:  
  1. 高效农药助剂(渗透剂)的筛选和研究 学校博士科研基金。
2. 叶面活性附加剂对植物表面蜡质膜渗透吸收性能影响的研究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
3. 植物表面角质膜渗透吸收性能的研究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论文专著:  
  1. Tuansheng Shi, Eva Simonova, J?rg Sch?nherr, and Lukas Schreiber: Effects of Accelerators on Mobility of 14C-2,4-Dichlorophenoxy Butyric Acid in Plant Cuticles Depends on Type and Concentration of Accelerator。 Jounal of Agricultual and Food Chemistry (SCI 美国) 2005 Volume 53, Issue 6, PP2207-2212。

2. Tuansheng Shi, J?rg Sch?nherr, and Lukas Schreiber: Acclerators Increase Permeability of Cuticles for the Lipopfilic Solutes Metribuzin and Iprovalicarb but Not for Hydrophilic Methyl Glucose。 Journal of Agricultual and Food Chemistry (SCI 美国) 2005, Volume 53, Issue 7, PP2609-2615。

3. Eva Simonova, Tuansheng Shi, J?rg Sch?nherr, Lukas Schreiber: Sorption in reconstitued waxes of homologous series of alcohol ethoxylates and n-alkyl esters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mobility of 2,4-dichorophenoxybutyric acid。 Pest Management Science (SCI 美国) 2005, Volume 61, Issue 4, pp383-389。

4. Shi Tuansheng: Untersuchungen zur Wirkung ausgew?hlter Akzeleratoren auf die Mobilit?t nichtionischer Wirkstoffe unterschiedlicher Polarit?t in isolierten Kutikularmembranen。 Dissertation, Germany Bonn-Uni (2004), http://hss.ulb.uni-bonn.de
史团省, 关于表面活性附加剂对不同极性非离子活性物 质在叶面蜡质膜渗透性能作用的研究。 德国, 波恩大学 (2004), http://hss.ulb.uni-bonn.de

5. Shi Tuansheng: Untersuchungen über den Einfluss der Standortbedingungen und der Begründungsverfahrens auf das Wachstum von Metasequoia-Jungbest?nden。 Magisterarbeit, Germany G?ttingen-Uni (2001)。

史团省, 关于立地条件和营林措施对水杉幼林生长影响的研究。 德国, 哥廷根大学 (2001)。

6. Shi Tuansheng, Simonova Eva, Sch?nherr J?rg, Schreiber Lukas (2005) Effects of accelerators on mobility of 14C-2.4-dichlorophenoxy butyric acid in plant cuticles of Stephanotis。《第五届生命科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郑州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 (2005)。

7. 雷开寿, 史团省 (1993) 水杉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范。 中国林学会第三届造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中国林学会编, 中国林业出版社。

8. 史团省, 雷开寿 (1993) 水杉在汉中地区生长调查及其发展意见。中国林学会第三届造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中国林学会编, 中国林业出版社。

9. 史团省, 雷开寿, 张新明, 赵林祥 (1992) 汉江两岸水杉幼林生长初步观察。 陕西林业科技, 1992 年第4期。

专著:
1. 王忠信, 史团省, 刘粉莲, 钱拴提: 经济林木育种学,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使用教材, 陕西新闻出版社出版.

2. 史团省, 邓振义: 红富士苹果栽培技术, 陕西省驻洛南县联县扶贫组.

3. 史团省, 刘克斌: 林木培育学,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使用教材.

4. 史团省, 刘克斌, 刘粉莲: 经济林栽培学,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使用教材

所获荣誉:  
  1. 2005年入选国家人事部和教育部《在外留学优秀尖子人才库》和《在德国留学优秀尖子人才》。

2. 水杉速生丰产林营造及技术推广课题, 1993年获得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和陕西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3.林业技术推广课题, 1992 年获得陕西省政府农村科技协调领导小组三等奖。

4.凤县平木乡农业经济发展十年规划课题, 1995年获得陕西省林业厅二等奖。

5.彬县农科教三结合基地建设课题, 1987年获得陕西省农业厅科技推广一等奖。

6.凤县林业基地建设课题, 1993年获得陕西省农业科技承包二等奖和1992年获得宝鸡市人民政府一等奖。

7.1997年参加陕西省苹果“百乡千村万里行”科技服务, 获得陕西省科委和科协的表彰奖励。

8. 1990年参加陕西省“全省林业知识广播讲座有奖竞赛活动”获得陕西人民广播电台, 陕西省绿化委员会, 陕西省林业厅三等奖。

9. 因在教学和科研推广工作中成绩突出, 多次被评为陕西省林业系统优秀教师,获得奖励。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13-10-7 09:04
申效诚,教授,1981年获河南农学院昆虫专业硕士学位,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993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现任河南省昆虫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昆学会理事,中国农工民主党河南省委农业工作委员会主任。先后在昆虫生物学、昆虫生态学、昆虫分类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了210篇论文,有8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技术进步奖,出版昆虫学专著10部。近年来积极倡导河南昆虫分类区系研究工作,连续7年策划和领导了由110多位国内外分类学家参加的全省昆虫考察,发现了600多昆虫新种和2000多个河南新纪录种,是河南昆虫资源状况实现历史性跨越。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13-10-7 09:04
姓名:关方霞
性别:女
学历:博士
职称:教授,硕士生导师
职务: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

兼职:美国科学学会会员,美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员,美国生物化学学会会员。
部门: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电话:0371-67783235
邮箱:guanfx@zzu.edu.cn

个人简历:
1993年9月~1996年7月,河南医科大学硕士  
1996年8月~1999年6月,山东医科大学博士
1999年12月~2006年1月, 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博士后
2006年2月~至今,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


开设课程:
本科生:细胞工程
研究生:细胞工程


研究领域:细胞生物学及信号传导,药物筛选,肿瘤基因治疗


研究项目:
代表性科研项目:
①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身免疫性内耳病防治,1993-1996
② 国家科委项目:喉癌下咽癌肿瘤发生机制及保留咽喉功能的喉癌下咽手术治疗,1996-1999
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逆转录病毒中介 siRNA特异性失活眼内通道AQP4 的基因表达对实验性青光眼大鼠眼压的影响,2003-2006
④ 河南省科技厅攻关项目:神经干细胞移植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2004-2007
⑤ 郑州大学引进人才项目:高通量药物学筛选策略对AQP4抑制剂和脑水肿的研究,2006-2009  
在研课题:
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逆转录病毒中介 siRNA特异性失活眼内通道AQP4 的基因表达对实验性青光眼大鼠眼压的影响,2003-2006
②河南省科技厅攻关项目:神经干细胞移植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2004-2007
③郑州大学引进人才项目:高通量药物学筛选策略对AQP4抑制剂和脑水肿的研究,2006-2009
论文专著:
在国内外正式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被SCI收录的学术论文8篇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13-10-7 09:06
吴健

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工业发酵与代谢工程。郑州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或参加完成国家计委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市科技攻关项目及横向项目1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近期在核心期刊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6篇。数个项目已在工业上得到应用。负责李季伦院士主持的微生物发酵与代谢工程实验室的具体工作,主要在研项目有: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个横向项目等。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13-10-7 09:06
王爱萍,博士,副教授,河南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研究方向:动物分子免疫学及动物生物技术。曾在伦敦大学从事分子免疫学与神经免疫学研究。主持完成了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支撑计划”等多项重大科技研究计划。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重大攻关项目、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等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近40余篇,其中一级学报及核心期刊35篇,SCI 8 篇。编著学术专著4本,获得专利8项,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6次。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13-10-7 09:07
姓名:崔惠芳
性别:女
学历:博士
职称:教授 硕士生导师
职务:生物工程教研室副主任

兼职:美国化学学会会员
部门:生物工程系
电话:0371-67783235
邮箱:hfcui@zzu.edu.cn
主页:
个人简历:      
     2008年-,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校级特聘教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2007年-2008年,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博士后研究员。
2006年-2007年,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博士后研究员。
2006年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1年毕业于韩国光州科学技术院(Gwangju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获理学硕士学位;
1985年毕业于重庆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5年-1999年,在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主持人.
   
研究领域:纳米生物材料,纳米生物传感器和生物芯片
   
在研课题:
1. 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支持 “电化学生物芯片检测免扩增DNA样品的新方法研究”;
2. 国家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 “生物芯片直接检测病原体DNA”;
3.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 “探索制备一种能够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检测多巴胺神经
   递质的复合纳米电极新材料”;  
4. 郑州大学引进人才项目“以金纳米颗粒为载体输送siRNA以沉默汉汀顿突变基因的研究”。
 
论文专著:  
代表论文:(发表SCI收录论文18篇,EI收录论文2篇, 论文被引用400余次)
1.   H.F. Cui*, Y.H. Cui, Y.L. Sun, K. Zhang, W.D. Zhang,Enhancement of dopamine-sensing by layer-by-layer assembly of PVI-dmeOs and Nafion on carbon nanotubes, Nanotechnology 21 (2010) 215601.
2.   H.F. Cui; S.K. Vashist; K. Al-Rubeaan; J.H.T. Luong; F.S. Sheu,Interfacing carbon nanotubes with living mammalian cells and cytotoxicity issues, Chem. Res. Toxicol. 23 (2010) 1131-1147.
3.   H.F. Cui, J.S. Ye, W.D. Zhang, F.S. Sheu,Modification of carbon nanotubes with redox hydrogel: Improvement of amperometric sensing sensitivity for redox enzymes, Biosens. Bioelectron. 24 (2009) 1723-1729.  
4.   H.F. Cui, J.S. Ye, W.D. Zhang, C.M. Li, J.H.T. Luong, F.S. Sheu, Selective and sensitive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glucose in neutral solution using platinum–lead alloy nanoparticle/carbon nanotube nanocomposites, Anal. Chim. Acta 594 (2007)175–183.
5.   H.F. Cui, J.S. Ye, Y. Chen, S.C. Chong, F.S. Sheu, Microelectrode array biochip: a novel tool for in vitro drug screening based on the detection of drug effect on dopamine release from PC12 cells, Anal. Chem. 78 (2006) 6347-6355.
6.   H.F. Cui, J.S. Ye, X. Liu, W.D. Zhang, F.S. Sheu, Pt–Pb alloy nanoparticle/carbon nanotube nanocomposite: a strong electrocatalyst for glucose oxidation, Nanotechnology, 17 (2006) 2334-2339.
7.   H.F. Cui, J.S. Ye, Y. Chen, S.C. Chong, X. Liu, T.M. Lim, F.S. Sheu, In situ temporal detection of dopamine exocytosis from L-dopa incubated MN9D cells using microelectrode array integrated biochip, Sensor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115 (2006) 634–641.
8.   H.F. Cui, J.S. Ye, W.D. Zhang, J. Wang, F.S. Sheu, Electrocatalytic reduction of oxygen by platinum nanoparticles/carbon nanotubes composite electrode, J. Electroanal. Chem. 577 (2005) 295-302.
9.  J.S. Ye, H.F. Cui, X. Liu, T.M. Lim, W.D. Zhang, F.S. Sheu,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well-aligned carbon nanotubes-ruthenium oxide nanocomposites for supercapacitors, Small 1 (2005) 560-565.
10. J.S. Ye, H.F. Cui, Y. Wen, W. D. Zhang, A. Ottova, H.T. Tien, G.Q. Xu, F.S. Sheu, Self-assembly of bilayer lipid membrane at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photo-switched functional device, Electrochem. Commun. 7 (2005) 81-86.
11. J.S. Ye, X. Liu, H.F. Cui, W.D. Zhang, F.S. Sheu, T.M. Lim,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of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electrochemical double layer capacitors. Electrochem. Commun. 7 (2005) 249–255

代表著作:
1.   H.F. Cui, J.S. Ye, A. Ottova, H. T. Tien, Lipid Microvesicles: On the Four Decades of Liposome Research, In: A. Leitmannova Liu, Ed. Advances in Planar Lipid Bilayers and Liposomes, Vol. 4, Elsevier Science Limited, 2006: 1-48
2.  J.S. Ye, H.F. Cui, A. Ottova, H. T. Tien, Interfaces, Bifaces, and Nanotechnology, In: A. Leitmannova Liu, Ed. Advances in Planar Lipid Bilayers and Liposomes, Vol. 3, Elsevier Science Limited, 2006: 251-268
所获荣誉:  
 
1.  2010年度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
2. 2009年度国家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
3.  2009年河南省科技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4.  国家 “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医药中间体:溴代环丙烷的合成”, 2003 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
5.  1998年,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建所40周年突出贡献奖;
6.  1991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要参加;
7.  1990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要参加;
8.  1988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13-10-7 09:07
姓名:戴桂馥
性别:女
学历:理学博士
职称:教授 硕士生导师
 

职务与社会兼职:河南省药理学会理事; 河南省药理学会肿瘤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
部门:生物工程系
电话:67781690; 67767604
邮箱:daiguifu@zzu.edu.cn
主页:  
个人简历:
    1985年7月毕业于原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获得农学学士学位; 2003年获得理学硕士(微生物学);2006年获得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活性研究)。现主要从事天然产物活性与构效分析、微生物发酵工程及微生物制药相关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河南省重大公益性科研招标项目”1项。曾主持完成省级鉴定成果多项,其中一项获得“2009河南省医药科技成果一等奖”(2009002)和“2009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9412009J0356)。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计委重点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等多项国家级科研计划。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其中已获授权3项。主持或主要参加完成横向项目4项。部分研究成果在企业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近期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 收录13篇,EI收录3篇。
开设课程:本科生:微生物发酵技术
研究生:发酵工程; 微生物制药
  
研究领域: 新药研究与开发;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主要在研项目  
及科研经费(2006-):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具有α-glucosidase 抑制活性的新型穿心莲内酯衍生物抗细胞粘附和血管生成作用及机制研究”(30873100),主持(25万元);
2)河南省重大公益性科研招标项目“典型化工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HNZB[2009]N-67),主持(200万元);
3)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项目“新型高效低毒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开发”(200803020),主持(4万元);
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乌头、雷公藤等中药的安全性评价研究-区域特色中药指纹图谱与肝、肾毒性相关性研究”(2006BAI06A03),主要参加,承担毒理研究;
5)“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抗肿瘤新药JD27的临床前研究”(2009ZX09102-154),主要参加,承担体外药效学研究;
6)郑州大学引进人才科研项目“ɣ-氨基丁酸微生物转化法生产工艺研究”,主持(2万元).
主要鉴定、获奖成果及专利(2008-): 
1)戴桂馥,刘宏民,徐海伟等.“15-烷亚基取代穿心莲内酯衍生物抗HBV实验研究”,获得2009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 戴桂馥,吴健,马文艳等.“微生物转化法高产γ-氨基丁酸研究”,河南省科技鉴定成果“豫科鉴委字[2008]第484号”;
3) 戴桂馥,刘宏民,徐海伟等.“15-烷亚基取代穿心莲内酯衍生物抗HBV实验研究”,河南省科技鉴定成果“豫科鉴委字[2008]第1030号”;
4)刘宏民,戴桂馥,王庆端等. 15-亚甲基取代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在制备抗乙型肝炎药物中的用途. 国家发明专利,CN 200810231375.3;
5) 刘宏民,戴桂馥,徐海伟等. 15-亚甲基取代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在制备抗炎镇痛药物中的用途. 国家发明专利,CN 200810231376.8;
6) 吴健, 戴桂馥. 一种从发酵液中提取谷氨酸的新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 ZL9117269.2.
主要论文(2005-):
1) Dai G F, Xu H W, Wang J F, Liu F W, Liu H M. Studies on the novel α-glucosidase inhibitory activity an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for andrographolide analogues. Bioorg Med.Chem.Lett, 2006, 16(10): 2710-2713.
2) Xu H W, Dai G F, Liu G Z, Liu H M. Synthesis of andrographolide derivatives: a new family of α-glucosidase inhibitors. Bioorg Med.Chem, 2007, 15(12):4247-55.
2) Zhang Y X, Dai G F, Wang L, Tao J C. Synthesis and cytotoxicity of novel fatty acid-nucleoside conjugates.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7, 17(6): 1613-1615.  
4) Yan L, Dai G F, Wang J F, Liu F W,Liu H M.Synthesis of furanosyl -α-c-glycoside derived from 4-chloro-4-deoxy-α-D-galactose and their cytotoxic activities.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7, 17(12): 3454-3457.
5)Wu Y, Dai G F, Yang J H, Zhang Y X, Zhu Y, Tao J.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15- and 16-substituted isosteviol derivatives and their cytotoxic activities.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9, 19(6): 1818-1821.  
6) Dai G F, Zhao J, Wang Q D, Xu H W, He S W, Liu H M. Andrographolide induces apoptosis in human esophageal cancer Ec9706 cells through caspase pathway. World Congress of Pharmacy and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 67th Congress of FIP, 2007:203.
7) Rui-jing Dong, Gui-fu Dai, Jin Zhao, Hai-wei Xu, Wen-yan Ma, Gai-zhi Liu, Hong-min Liu.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a 15-alkylidine  substituted andrographolid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Natural Products and Traditional Medicine, 2009,728-731.
8) HM Liu, G F Dai, QD Wang, J Zhao, HW Xu, WY Ma, Z Tang . Effect of  andrographolide derivatives having α-glucosidase inhibition, on HBsAg, HBeAg secretion in HepG2 2.2.15 cells. Japan-China Joint Medical Workshop on Drug Discoveries and Therapeutics, 2008.  
9) Wu Y, Yang JH, Dai G F, Tao J, et al.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bioactive isosteviol derivatives as alpha-glucosidase inhibitor.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9, 17(4): 1464-1473.
10) Yan L, Liu FW, Dai G F, et al., An efficient synthesis of quinoxaline derivatives from 4-chloro-4- deoxy-alpha-D-galactose and their cytotoxic activities.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7, 17(3): 609-612.
11) Xu H W, Liu G Z, Dai G F, Wu C L, Liu H M. Modification of 15-akylidene andrographolide derivatives as alpha-glucosidase inhibitor. Drug Discov Ther, 2007, 1(1):73-77.
12) 戴桂馥, 赵进,王庆端等. 穿心莲内酯诱导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9, 25(2): 173-176.
13) 戴桂馥, 王俊峰, 徐海伟等. 穿心莲内酯抑制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研究. 中国新药杂志, 2006,15(16):1363-1365.
14) 戴桂馥, 徐海伟, 王俊峰等. 穿心莲内酯3,19-缩醛(酮)衍生物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中国新药杂志, 2007, 16(5): 42-45.
15) 戴桂馥, 王俊峰, 何帅伟等. 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中成药, 2006, 28(7): 1032-1035.
16) 戴桂馥, 吴健,张凤秋等. 60C0-r 辐射对金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05,19(5): 386-389.  
17) 吴健,戴桂馥, 李金芳等. 低能离子注入和UV照射白色链霉菌的生物学效应. 核技术, 2005, 28(8): 598-602.
18) 吴健,戴桂馥, 张凤秋等. UV辐射对金鱼受精卵和幼胚发育的影响.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05, 23(4): 229-232.
19) 吴健,戴桂馥, 李宗伟等. 铁离子对庆大霉素高产菌株发酵产量的抑制及解除.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2005, 26(3): 37-40.
20) 戴桂馥, 吴健,张凤秋,石永辉,徐文举. 紫外线照射对金鱼孵化率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 2005, 12(5) : 657-660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13-10-7 09:07
姓名: 张守涛
性别: 男
学历: 博士

部门: 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邮箱: zhangst@nwsuaf.edu.cn

个人简历: 河南杞县人,1972年10月生,中共党员。2006年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
1993年9月~1997年7月,中国农业大学,农学学士;
2000年9月~2006年7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硕士、博士;
2006年7月~现在,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教
   
开设课程:  
专升本:酶工程
研究生:高级生物化学
研究领域: 生物技术药物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13-10-7 09:07
姓    名
王振龙(Wang Zhenlong)

2012.9,在以色列海法大学做学术报告
学位职称
博士(后),教授,硕导
学    科
动物学
电    话
0371-67780989
E-mail
wzl@zzu.edu.cn
通讯地址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 100 号,郑州大学生物系
主页地址
http://www2.zzu.edu.cn/ecology/cn_index.asp
简    历
1991.9-1995.6 兰州大学生物系,本科
1995.9-1998.6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硕士
2002.9-2005.6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
2005.12-2009.5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博士后
1998.8-2008.10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
2008.10-至今,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任副教授
教    学
①教学工作
担任普通生物学本科课程,生物统计学和动物地理学等硕士研究生课程。2010年郑州大学青年骨干教师;2010-2011学年网上教评优秀教师;2008年《动物生物学》郑州大学校级精品课程骨干教师;2007年荣获校级学生科技学术创新"优秀园丁奖";2008年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11年优秀学士论文指导;2008年动物学被评为河南省重点学科;2008年生物科学与技术实践中心(含动物生物学与生理学实验室)获批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②指导本科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1)        2006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二等奖(王宇,王书平,朱孟浩);
2)        2007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二等奖(于荟,王化敦,呼庆勋);
③指导研究生
2005年以来,指导研究生13人,其中毕业4届,共6人。
④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1)   王振龙,赵林萍 创新实践基地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以郑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为例. 时代报告, 2011, (5):42.(教改论文)
2)   王爱萍,王振龙,张书杰,路纪琪 《动物生物学》课程建设的探究与实践. 河南教育(高教版), 2010, 中旬(2):35-36. (教改论文)
研究兴趣
1)地下鼠对地下生活适应的分子机制研究;
2)动物行为生理生态学研究;
3)太行山猕猴社会行为学与保护生物学;
承担项目
1)         “国家973计划”项目(2007CB109100),人类活动对鼠害暴发成灾的影响及生态治理途径:黑线姬鼠和黑线仓鼠婚配制度的比较生物学研究,专题主持;
2)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2012BAD19B00),农林生物灾害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物理防控技术及器械研发,专题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40077):棕色田鼠心血管系统适应低氧环境的分子生物学机制,项目主持;
4)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1A180031):HIF-1α及其靶基因EPO和VEGF在棕色田鼠缺氧耐受中的表达研究,项目主持;
5)         郑州大学引进人才基金:低氧胁迫棕色田鼠EPO的表达调控作用机理,主持;
6)        获得郑州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项目:研究生创新教育探索与实践——基于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研究,主持;
7)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重点项目:动物标本的标准化整理与数字化表达,参加。
成    果



奖    励
1)         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成果名称:太行山退耕还林地区鼠类对林木更新的影响,完成单位:郑州大学,主要完成人:王振龙为第2完成人(主要完成人共15人),发证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发证时间:2012年6月。
2)         河南省科技成果登记号:9412012J0317,成果名称:太行山退耕还林地区鼠类对林木更新的影响,完成单位:郑州大学,主要完成人:王振龙为第2完成人(主要完成人共15人),发证机关: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发证时间:2012年2月17日
3)         河南省科技成果登记号:9412012Y1679;成果名称:畜类重要疫病病毒多联检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完成单位:郑州大学,主要完成人:王振龙为第6完成人(主要完成人共15人),发证机关: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发证时间:2012年9月29日。
4)        河南省科技成果登记号:9412011J0115,成果名称:太行山猕猴冬季生境选择和觅食行为生态学,完成单位:郑州大学,主要完成人:王振龙为第2完成人(主要完成人共15人),发证机关: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发证时间:2011年2月14日
论文发表
①SCI论文12篇(2006-2012)
1.          Zhenlong Wang, Yanming Zhang.  Predicted structural change in erythropoietin of Plateau zokors — adaptation to high altitude. GENE. 2012 , 51: 206-212.
2.          WANG ZhenLong, CHEN Yan, YANG Jie, CHEN WeiJun, ZHANG YanMing & ZHAO XinQuan. cDNA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erythropoietin in the plateau zokor (Myospalax baileyi) from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Chin Sci Bull, 2012, 57: 14, doi: 10.1007/s11434-011-4911-3.
3.          Zhijin Liu, Yangwei Li, Fanglei Shi, Jiqi Lu, Ming Li, & Zhenlong Wang*.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Plateau zokor Myospalax baileyi. Mitochondrial DNA, February–December 2011; 22(1–6): 174–175
4.          Zhenlong WANG, Baishi WANG and Jiqi LU.  Behavioral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striped field mice (Apodemus agrarius) to predator odor. Integrative Zoology 2011; 6: 335-341
5.          Zhen-Long Wang. A monoclinic polymorph of bis (2-aminoacetato) nickel(II) monohydrate. Acta Cryst. 2006, E62, m2546-m2548.
6.          Bin Liu, Zhenlong Wang, Jiqi Lu. Response to 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 in blood system of Mandarin vole (Lasiopodomys mandarinus). 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Part A 156 (2010) 469–474
7.          Dawei Wang, Zhenlong Wang, Jianxu Zhang, Jianjun Zhang and Zhibin Zhang. Fecal hormone variation during prolonged social interaction in male Tscheskia triton.  Physiology & Behavior. 2009, 97:347-352.
8.          Yang J, Wang ZL, Zhao XQ, Wang DP, Qi DL, et al  Natural Selection and Adaptive Evolution of Leptin in the Ochotona Family Driven by the Cold Environmental Stress. PLoS ONE. 2008, 3(1): e1472. doi:10.1371/journal.pone.0001472.
9.          Wang DW, Zhang JX*, Wang ZL, Zhang ZB.*  Seasonal changes in chronic social interactions and physiological states in female rat-like hamsters (Tscheskia triton). Physiology & Behavior. 2006, 89: 420–427
10.     Tong L., Zhang Y.-F., Wang Z.-L. &Lu J.-Q. Influence of intra- and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s on food hoarding behaviour of buff-breasted rat (Rattus flavipectus). Ethology Ecology & Evolution. 2011. 24(1): 62-73. DOI:10.1080/03949370.2011.583691

②CN刊物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9篇(2006-2012)

1.          任宝红;王振龙*;路纪琪. 年龄对小家鼠筑巢的影响. 四川动物. 2011,06:940-944
2.          刘彬;王振龙;路纪琪;杨艳艳. 雌性棕色田鼠和昆明小鼠血象对急性低氧应答的比较研究.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0,04:106-110.
3.          郭相保;王振龙;陈菊荣;田军东;王白石;路纪琪. 河南太行山自然保护区猕猴冬春季食性分析. 生态学杂志. 2011, 03: 483-488.
4.          孙明洋;王振龙;王永红;郭彩茹;田澍辽;路纪琪. 昆虫寄生对栓皮栎坚果特征和萌发行为的影响. 昆虫学报, 2011, 03: 320-326.
5.          郭相保;王振龙;田军东;路纪琪;刘金栋. 河南太行山自然保护区猕猴夜宿地选择研究. 四川动物, 2010, 06:849-856.
6.          田军东;王振龙;路纪琪;郭相保;刘金栋. 基于PAE编码系统的太行山猕猴行为谱. 兽类学报. 2011, 02: 125-140.
7.          任修涛;杨艳艳;张宁;王振龙*;李扬威;路纪琪. 光周期对棕色田鼠和昆明小鼠昼夜节律及活动的影响. 动物学杂志. 2011, 04: 32-39.
8.          任修涛;沈果;王振龙;路纪琪. 道路和放牧对锡林郭勒草原布氏田鼠种群时空分布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2011, 10: 2245-2249.
9.          田军东;王振龙;路纪琪;郭相保;王白石. 野生太行山猕猴的社会结构. 人类学学报. 2011, 04: 425-436.
10.       刘彬;王振龙;路纪琪;杨艳艳. 雌性棕色田鼠和昆明小鼠在慢性间歇性低氧条件下血象变化的比较. 生理学报. 2010, 02: 137-142.
11.       岳晓慧;路纪琪;王振龙;冯军基;童川;刘忠虎. 棕色田鼠胃的形态与组织学观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0, 05: 72-74+83.
12.       杨艳艳;王振龙;路纪琪;刘彬. 光照对棕色田鼠和昆明小鼠活动性的影响. 兽类学报, 2010, 04: 424-429.
13.       杨艳艳,王振龙,路纪琪*,刘彬 光照对棕色田鼠和昆明小鼠活动性的影响.兽类学报, 2010, (30):424-429.
14.       高玲,郭炳冉,王振龙*,江乐,刘丹,龙娣 东北刺猬非冬眠期体温和内脏器官重量的季节性变化. 兽类学报, 2010, 30(3):283-290.
15.       刘丹,高玲,王振龙*等 非冬眠期刺猬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季节变化.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0, 20(5)66-71.
16.       王传干,王刚,王振龙*,徐来祥 重复遭遇战对雌性黑线仓鼠生理状态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10, 30(1):120-127.
17.       王刚,王传干,王振龙*,徐来祥 黑线姬鼠斗殴行为模式及其与生理状态的关系. 兽类学报, 2009, 29(3):286-293.
18.       王振龙,王大伟,张知彬 雄性大仓鼠体重对其斗殴行为及社会等级的作用. 兽类学报,2007, 27 ( 1): 26- 32.
19.     王振龙,张知彬 应用 PVC防护套防御退耕还林区幼龄林木鼠害. 兽类学报, 2007, 27 ( 2) : 185- 189.
专著出版
1)王振龙  高原鼢鼠对青藏高原地下低氧环境的生态适应研究.见:赵新全,祁德林,杨洁主编,青藏高原代表性土著动物分子进化与适应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路纪琪,王振龙主编,河南省啮齿动物区系与生态.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13-10-7 09:08
姓名:舒海燕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5年4月
籍贯:河南省信阳市
学历:硕士
职称:副教授
毕业院校:河南农业大学
专业:作物遗传育种
邮箱:shuhy@zzu.edu.cn

二、教育经历
1994年9月—1998年6月,本科,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农学专业
1999年9月—2002年6月,硕士,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

三、工作经历
1998年6月-1999年8月,河南省郑州市快丰收农药有限公司
2002年6月-2003年6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
2003年7月-至今,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

四、 科研业绩
(一)已发表论文
Shu Haiyan and Tian Baoming. The radioresistance analysis of the Deinococcus radiodurans gene DR1709 in human bone marrow cell line KG1a. AJMR, 2012, 6(1): 40-45.
Shu H Y, Tian B M. Function analysis of two Mn(II) ion transporter genes (DR1709 and DR2523) in Deinococcus radiodurans. AJB, 2010, 9 (19): 2742-2747.
Shu Haiyan and Tian Baoming. Radioresistance analysis of Deinococcus radiodurans gene DR1709 in Escherichia coli. AJMR, 2010, 4(13):  1412-1418.
Shu Haiyan and Tian Baoming. Function analysis of the predicted protein-tyrosine phosphatases gene (DR2161) in Deinococcus radiodurans. AJMR, 2010, 4 (9): 896-902.
Shu H Y, Tian B M. A simple apparatus for gel staining used in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Journal of Medicinal Plants Research, 2009, 3(12):1029-1033.
Chang SH, Shu HY, Tong YP, Li B, Li ZS. Expression of three wheat S-like RNase genes were differentially regulated by phosphate starvation. 作物学报,2005, 31(9): 1115-1119
CHANG Sheng-he, SHU Hai-yan, TONG Yi-ping, QIN Guang-yong, LI Bin, LI Zhen-sheng. Isolation, Function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two wheat phosphate transporter genes. 西北植物学报, 2004,24(10):1779-1785  
舒海燕,高荣超,张瑞婕,王亚月,程丽鸣,都娟,田保明. 耐辐射球菌锰离子转运蛋白基因DR1709的完全删除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2,40(26):12766-12768.
舒海燕, 田保明. 病菌侵染拟南芥对光系统Ⅱ的损伤.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 38( 26) : 14256- 14257.
舒海燕, 曹刚强, 凌华, 袁保梅, 田保明. 双向电泳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安徽农业科学,2009, 37(3):1223-1224.
舒海燕, 田保明. 耐辐射球菌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生态学杂志, 2009, 28(6): 1166-1170.
舒海燕, 曹刚强, 凌 华, 袁保梅, 田保明. 拟南芥种子发芽新方法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6) : 2503, 2640.
舒海燕, 常胜合, 杨铁钊. 烟草生育后期烟叶钾含量杂种优势及遗传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2005,7:39-41.
舒海燕,常胜合,杨铁钊. 烟草钾素外排及其预防的初步研究. 作物杂志, 2005, 2:16-17.
舒海燕,常胜合,杨铁钊. 烟株打顶对钾素含量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05, 1:25-26.
舒海燕,袁保梅,田保明. 遗传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吉林教育, 2010, 31:7-8.

(二)专著或专利等
1、出版教材
舒海燕,田保明.《遗传学实验》,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主编
2、申报专利
名称:一种新的植物幼苗培养设备
发明人:舒海燕,田保明
申请号:201220251067.X

(三)科研项目
1、主持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1309):Pseudomonas K-62 抗汞操纵子在烟草中的表达分析,在研(2013.1-2015.12)
2、指导项目
郑州大学2010年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93):耐辐射球菌突变体M1709表现型性状研究,已结题,获校级一等奖
3、参与项目
   ① 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小麦耐低磷的分子机理研究”(200510459007),排名第二
②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耐辐射球菌基因DR1709在骨髓母细胞KG1a中的抗辐射分析”(2010B180027),排名第二

(四)获得奖项
1、学术奖
Shu H Y, Tian B M. Function analysis of two Mn(II) ion transporter genes (DR1709 and DR2523) in Deinococcus radiodurans. AJB, 2010, 9 (19): 2742-2747. SCI ,获河南省首届自然科学学术奖—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贰等奖
Shu Haiyan and Tian Baoming. Radioresistance analysis of Deinococcus radiodurans gene DR1709 in Escherichia coli. AJMR, 2010, 4(13):  1412-1418. SCI ,获河南省首届自然科学学术奖—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贰等奖
2、成果奖
2011年6月,郑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2011212):早熟、高产西瓜新品种“福祺早抗3 号”选育和应用,贰等奖,排名第3
3、成果鉴定
2007年5月,获得2项蔬菜新品种选育成果鉴定,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厅鉴定:
   ① 硬果型耐贮运番茄新品种郑大501(9412007Y1227),第2完成人
   ② 粗牛角椒新品种郑椒505(9412007Y1226),第4完成人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13-10-7 09:08
李国栋,男,1964年9月生,医学博士学位,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药理毒理学学会会员,河南药理学、神经生物学学会理事,长期从事新药的研制与开发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生物学及抗肿瘤药物。现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和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主编有《抗肿瘤药物的药理及临床应用》《基础肿瘤学》《药理学实验方法》3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获厅局级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
    联系电话:13700840571,QQ:1623019372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13-10-7 09:08
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植物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植物基因表达调控;能源植物海滨锦葵耐盐基因的分离与功能鉴定;海滨锦葵活性成分的分离及其利用研究。

联系方式:0371-67767675   guoyuqi@zzu.edu .cn



一.主持或参与项目

2011-2013  主持国家948项目(2011-Z30):海滨锦葵的系统引进、鉴定及其利用

2012-2014  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甜高粱秸秆乙醇发酵新技术研究

2010-2012  主持郑州市科技公关(N2009NP0221): 耐盐经济植物海滨锦葵转基因育种

2012-2015  国家948项目(2011-Z38):玉米新型DHF技术的引进与利用

    2009-2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0378):太行山猕猴社群等级对繁殖成功的影响

2005-2008  郑州市科技攻关项目(2005,12-2007,12):环保、速生型转基因悬铃木品种选育及其苗木产业化(052sgyn17169)。

2008-2011  郑州市科技攻关项目:低能离子注入进行甜高粱茎柑汁液酒精发酵高产菌株选育

2006-2011——国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耐盐经济植物海滨锦葵聚合育种及生理调控研究(2006BAD09A04;2006BAD09A08)

二.论文

l         Guo Yuqi, Tian Zengyuan,Qin Pei.  Gene expression of halophyte Kosteletzkya virginica seedlings under salt stress at early stage. Genetica. Genetica.2009,137:189–199.SCI

l         GUO Yu-Qi, TIAN Zeng-Yuan, YAN Dao-Liang, ZHANG Jie,   QIN Pei.  Effects of nitric oxide on salt stress tolerance in Kosteletzkya virginica. Life Science Journal.  2009,6(1):65-75.SCI

l         Yan Dao-Linag, Guo Yu-Qi. Effects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s exposure on rapid micropropagation of beach plum (Prunus maritima). 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09, 35(4): 597–601. SCI

l         郭予琦,田曾元等.海滨锦葵早期盐胁迫应答基因表达.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9,3:340-347.

l         郭予琦,田曾元等. 外源NO提高海滨锦葵耐盐性.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37(7): 62-64.

l         郭予琦,田曾元等.盐生植物海滨锦葵幼苗盐胁迫下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遗传,2008,30(7):941-950

l         郭予琦,田曾元等.耐盐能源植物海滨锦葵再生体系的建立. 南京大学学报,2007,43(2):127-133

l         郭予琦,田曾元等.海滨锦葵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43(2):317-318

l         郭予琦,田曾元.玉米转录因子Opaque-2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种子,2006,4 : 45-47

l         闫道良,郭予琦等. NaCl对滨梅离体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8,44(2):273-275.

l         闫道良,郭予琦等.TDZ与NaCl对滨梅离体培养再生的效应.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36(2):8-912.

l         李振华,郭予琦,田曾元. 能源植物小桐子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河南农业科学,2007(7):10-12

l         Tian Zengyuan, Guo Yuqi.  Gene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in Functional Leaves of Maize Hybrids versus Parents at Milk Filling Stage.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terdisciplinary Life Sciences:from Genome to Function. Zhengzhou, 313-324,2005

l         Guo Yuqi, Tian Zeng-Yuan. Transcriptional profiling of Kosteletzkya virginica during seedlings under salt stress by using cDNA-AFLP techniqu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wetland restoration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Nanjing, 115, 2007



三.发明专利

.深度开发利用海滨锦葵的方法

(申请专利号:200610088338.2;公开号 CN1904008)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13-10-7 09:09
刘红涛,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肿瘤基因治疗研究,目前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15篇,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了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项目、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的研究工作。并作为Molecular Biology Reports,Tumor Biology等杂志的审稿专家。

1、教育和研究工作经历

1996. 9-2000. 7,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学士

2000. 9-2003. 7,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

2001. 7-2002. 6,中科院病毒所,从事藻病毒的分离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2003. 7-2008. 6,郑州大学医学实验中心,从事杜氏盐藻生物反应器的研究

2008. 7至今,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从事肿瘤基因治疗研究

2、主持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杜氏盐藻异养工程藻株的建立(No. 30600006)[2007. 1-2009. 12](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食管鳞癌中藻蓝蛋白受体的分离和鉴定及其在食管鳞癌中的功能(No. 81272691) [2013. 1-2013. 12] (主持)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项目:Notch1信号转导途径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的研究(No. 20050009)[2005. 1-2006. 12](项目主要参与者)

3、科研成果

[1] Wang F, Wang LX, Li SL, Li K, He W, Liu HT#, Fan QX. Downregulation of stathmin is involved in malignant phenotype reversion and cell apoptosis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J Surg Oncol, 2011, 103(7): 704-715 (#Corresponding author)
[2] Liu HT, Wang N, Wang X, Li SL. Overexpression of Pim-1 is associated with poor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J]. J Surg Oncol, 2010, 102 (6): 683-688.
[3] Li S, Xi Y, Zhang H, Wang Y, Wang X, Liu H#, Chen K. A pivotal role for Pim-1 kinase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volving cell apoptosis induced by reducing Akt phosphorylation [J]. Oncol Rep, 2010, 24 (4): 997-1004. (#Corresponding author)
[4] Xu Z, Liu H, Lv X, Liu Y, Li S, Li H. Knockdown of the Bmi-1 oncogene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 and induces cell apoptosis and is involved in the decrease of Akt phosphorylation in the human breast carcinoma cell line MCF-7 [J]. Oncol Rep, 2011, 25 (2): 409-418.
[5] Wang X, Liu HT, Li S, Li K, Lin N, Fan QX, Zheng YL. Prognostic value of 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 2 expression in o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J]. J Int Med Res, 2010, 38 (4): 1381-1388.
[6] Lu ZM, Liu HT, Xue LX, Xu PR, Gong TX, Hou GQ. An activated Notch1 signaling pathway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 and induces apoptosis in huma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ell line EC9706 [J]. Int J Oncol, 2008, 32 (3): 643-651.
[7] Wang W, Xue LX, Liu HT, Wang PJ, Xu PR, Cai YR. Aberrant Changes of Wnt2/beta-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 Induced by Sodium Nitroprusside in Huma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ell Lines [J]. Cancer Invest, 2010, 28 (3): 230-241.
[8] Jia YL, Xue LX, Liu HT, Li J.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APDH) gene from the halotolerant alga Dunaliella salina and inhibition of its expression by RNAi [J]. Curr Microbiol, 2009, 58 (5): 426-431.
[9] Feng SY, Xue LX, Liu HT, Lu PJ.Improvement of efficiency of genetic transformation for Dunaliella salina by glass beads method [J]. Mol Biol Rep, 2009, 36 (6): 1433-1439.
[10] Jia Y, Xue L, Li J, Liu H. Isolation and proteomic analysis of the halotolerant alga Dunaliella salina flagella using shotgun strategy [J]. Mol Biol Rep, 2010, 37 (2): 711-716.
[11] Cui LQ, Chai YR, Li J, Liu HT, Zhang L, Xue LX. Identification of a 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 involved in adaptation to salt stress of Dunaliella salina [J]. J Appl Phycol, 2010, 22 (5): 563-568.
[12] Fan TL, Jiang GZ, Suo ZH, Liu HT, Xu PR, Ji ZY, Zhang LR, Yang GR.Down-regulation of the apoptosis-inducing factor or Bcl-2 inhibitor of transcription by RNA interference can alleviate TAp63gamma-induced apoptosis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arcinoma EC9706 cells [J]. Int J Oncol, 2009, 35 (2): 359-367.
[13] Jiao J, Qin ZB, Li S, Liu HT, Lu ZM. Potential role of Notch1 signaling pathway in 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ell line Hep-2 involving proliferation inhibition, cell cycle arrest, cell apoptosis, and cell migration [J]. Oncol Rep, 2009, 22 (4): 815-823.
[14] Li J, Xue LX, Yan HX, Liu HT, Liang JY. Inducible EGFP expression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nitrate reductase gene promoter in transgenic Dunaliella salina [J]. J App Phycol, 2008, 20 (2): 137-145.
[15] Tian F, Zang WD, Hou WH, Liu HT, Xue LX. Nuclear factor-kB signaling pathway constitutively activated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ell lines and inhibition of growth of cells by small interfering RNA [J]. Acta Biochim Biophys Sin (Shanghai), 2006, 38 (5): 318-326.
[16] 郜辉, 冯应勤, 朱金峰, 何兴端, 鲁培, 刘红涛#. 抑制酰基-辅酶A去饱和酶1表达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探讨 [J]. 肿瘤, 2012, 32 (9): 681-688. (#通讯作者)
[17] 陈涛, 刘红涛#, 吕朋举, 薛乐勋. 杜氏盐藻异养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异养转化株的鉴定 [J]. 生物工程学报, 2009, 25 (3): 392-398. (#通讯作者)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13-10-7 09:09
姓名: 翁海波

性别: 男

学历: 博士

职称: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职务: 教师



兼职: 上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会员

部门: 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

电话: 0371-65038081

邮箱: hbweng@163.com

主页:  

个人简历: 1998.9-2001.6 河南农业大学 硕士

2001.9-2004.12 南京大学 博士

2005.4 至今 郑州大学 生物工程系 教师

   

开设课程:  

  本科生:基因工程

研究生:

研究领域: 基因工程、酶工程

研究项目:  

   

在研课题:  

   

论文专著:  



1)Haibo Weng, et al. Estimating Transgene Copy number by Real-time PCR Assay with Single Copy Endogenous Reference Gene in Transgenic Rapeseed (2004)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er Vol.22(3):289-300

2)Haibo Weng, et al. A Novel Reference Gene, High-mobility-group protein I/Y, Can Be Used in Qualitative and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Detection of Transgenic Rapeseed Cultivars. (2004) J AOAC Int. Vol.88(2):577-584

3)Jiayu Ding, Junwei Jia, Litao Yang, Haibo Weng et al. Validation of a Rice Specific Gene, 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 Used as the Endogenous Reference Gene for Qualitative and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Detection of Transgenes (2004) J Agric Food Chem. 52: 3372-3377.



4)Litao Yang, Jiyu Ding, Chengmei Zhang, Haibo Weng et al. Estimating Transgene Copy number by Real-time PCR Assay in Transgenic Rice (2004) Plant Cell Report. In Press.



5)翁海波,杨好伟等. 河南大别山区植物资源研究. (2001)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5: 42-47.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13-10-7 09:09
姓名: 周景明
性别: 男
学历: 理学博士
职称: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电话: 0371-67781576
邮箱: zhjingming@126.com

个人简历:  
  河南新野人,中共党员, 1972年生。
1993.9- 1998.7 就读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系,获农学学士学位
1998.9- 2001.7 就读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与动物科学学院,获农学硕士学位2001.9- 2004.7 就读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4.7至今 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教

开设课程:  
  本科生:细胞生物学、细胞工程、环境生物技术、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
研究生:发育生物学
研究领域: 动物繁殖生物技术、动物生殖与发育毒理学
研究项目:  
   
在研课题:  
校人才引进基金项目“典型内分泌干扰物作用机理的研究”(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分泌干扰物对两栖动物发育的影响及生态毒理效应"(20377044).(参与)


论文专著:  
  1.周景明,秦占芬,丛琳,徐晓白. 多氯联苯内分泌干扰作用及机理研究进展. 科学通报,2004,49(1):34-39

2.Zhou Jingming, Qin Zhanfen, Cong Lin, Xu Xiaobai.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endocrine disrupting activities of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China Science Bulletin, 2004,49(3):215-219

3.Zhou J M, Qin Z F, Cong L, Xu X B. Toxicity of PCBs (Aroclor 1221, 1254) on the embryos and larvae of Xenopus laevis. Bulletin of Envirommental and Contamination Toxicology, 2004,73(2):379-384

4.Qin Z F, Zhou J M, Chu S G, Xu X B. Effects of Chinese domestic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 on gonadal differentiation in Xenopus laevis.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 2003, 114: 553-556

5. Zhan-Fen Qin, Jing-Ming Zhou, Lin Cong, Xiao-Bai Xu. Potential Ecotoxic Effects of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on Xenopus laevis,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2005,(24)10:2573-2578

6. 周景明, 秦占芬, 徐晓白. 两栖动物在环境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环境与健康杂志.2006,23(4):369-371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13-10-7 09:09
姓名: 杨冬之

性别: 男

学历: 理学博士

职称: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电话: 0371-67781576

邮箱: ydongzhi@sohu.com



个人简历:  

  1973年12月生人,1996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1997年考取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硕士研究生,1999年3月转为博士研究生,2002年7月获得博士学位。



2000.7.24-29,赴荷兰参加第五届国际茄科会议。应荷兰奈梅亨大学邀请,于2000.7.30-10.16在奈梅亨大学实验植物学系进行茄科植物保护生物学的合作研究;同时,参加了奈梅亨大学植物园主持的“种质资源数据库”的部分工作。



2002年11月12日-12月12日,参加中国科学院与英国皇家学会的合作协议项目,赴英国和奥地利进行合作研究。



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的研究工作。同时主持和参加省级项目多项。





开设课程:  

  本科生课程:《细胞生物学》《植物组织培养》

研究领域:  植物资源学,药用及观赏植物细胞工程,植物进化及发育

研究项目:  

   

在研课题:  

  1郑州大学“引进博士基金”,天仙子花发育研究。

2河南省教育厅2005年自然科学指导性计划项目,茄科天仙子族的花形态发育研究。



论文专著:  

  杨冬之,张志耘,温洁. 茄科天仙子族的叶表皮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植物学报,2000,42:133-142 (SCI Serach)



Dong- Zhi, Yang, Zhang Z- Y, Wen J. Structural Characters of Leaf Epidermis in Hyoscyameae ( Solanaceae) and Their Systematic Signif icance. Acta Bot Sin, 2000,42:133-142(SCI Search)



Dong-Zhi Yang, Zhang Z-Y, An L-M, Sun K, and Liu J-Q. Floral organo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two taxa of the Solanaceae—Anisodus anguticus and Atropa belladonna. Israel J Plant Sci, 2002,50:127-134(SCI)



Dong-Zhi Yang, Zhang Z-Y,An L-M, Sun K, and Liu J-Q. Floral organogenesis and development in the tribe Hyoscyameae (Solanaceae)—Przewalskia tangutica and Hyoscyamus niger. Acta Bot Sin, 2002,44:889-894(SCI Search)



Zhi-Yun Zhang, Dong-Zhi Yang, An-Ming Lu & Sandra knapp. Seed morphology of the tribe Hyoscyameae(Solanace). Taxon. 2005, 54(1): 71—83(SCI)





所获荣誉:  

  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被评为“最满意授课老师”

2003~2004学年第二学期被评为“最满意授课老师”

2003年度生物工程系教学观摩活动中获得“教学优秀奖三等奖”;

2005年度生物工程系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

2005年度郑州大学中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三等奖。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13-10-7 09:09
姓名: 岳彩鹏
性别: 女
学历: 博士
职称: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职务: 教师
部门: 生物工程系
电话: 13837118509
邮箱: yuecaipeng@zzu.edu.cn
个人简历:  
  河南开封兰考人,中共党员。2002年6月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1990年9月~1994年7月,河南农业大学农学系土壤与植物营养学专业,农学学士;
1994年7月~1996年9月,河南省农业学校任教;
1996年9月~1999年6月,河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专业,土壤学硕士;
1999年9月~2002年6月,河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生理学专业,农学博士;
2002年7月~现在,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任教。

开设课程:  
  本科生:《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实验》、《植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实验》、《植物学野外实习》、《生态安全概论》
研究生:《高级植物生理学》、《植物化学》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逆境生理生态、次生代谢、生物制药、植物营养以及烟草生理生化等。
研究项目:  
   1.环境胁迫烤烟早花的信号机制研究 郑州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2.烤烟早花的化学调控 2004年河南省普通攻关0424060037
3.烟草细胞和发状根培养中茄尼醇合成研究 2005年河南省普通攻关524420033
4.《植物生物学实验实习指导》教材 郑州大学教改项目
5.烟草中萜烯类次生代谢物的合成研究 郑州大学青年骨干教师项目
6.提高烟叶品质的生物工艺技术研究 河南烟草总公司重点项目
在研课题:  
  1. 年河南省普通攻关项目:烟草细胞和发状根培养中茄尼醇合成研究
2. 郑州大学教改项目:《植物生物学实验实习指导》教材
3. 郑州大学青年骨干教师项目:烟草中萜烯类次生代谢物的合成研究

论文专著:  
  发表论文近20篇。
主编《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内部试用)2004。
主编《植物生物学实验实习指导》(完稿,2007年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所获荣誉:  
2003年生物工程系教学观摩活动中获教学优秀一等奖。
2003-2004学年第二学期评为校级“学生最满意授课教师”
2004年获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第一完成人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13-10-7 09:09
曹刚强,男,浙江大学植物遗传专业博士,郑州大学生物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7.9-2008.8赴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植物系访问,2009.2-2009.8赴日本筑波大学生命环境科学研究科访问。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原始群体遗传结构与选择回交导入系QTL定位效率和精度的关系研究。研究领域:植物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基因功能鉴定,转基因与植物遗传改良。
email:caogq@zzu.edu.cn。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13-10-7 09:10
姓名: 陈继峰
性别: 女
学历: 博士
职称: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电话: 0371-67783235
邮箱: Chensacha@sohu.com 或者Sachachen08@sina.com   

个人简历:  
  2005.7~现在 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任教

2002.9~2005.6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进行细菌磁小体应用研究,获博士学位;

1998.9~2001.6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进行植物基因工程研究,获硕士学位;

2001.6~2002.8,1998.4~1998.9,1984.6~1996.8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所先后从事果树育种、果树组织培养、葡萄品种资源研究、葡萄酒酿造等研究工作;

1996.9~1998.3美国King Estate 酿酒公司从事葡萄酒工艺、质量控制方面的合作研究;

1980.9~1984.6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学习并获得学士学位

开设课程:  
本科生:生物技术制药

研究领域: 微生物代谢产物-细菌磁小体在免疫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葡萄酒酿造工艺、鉴赏及质量控制研究;细胞工程及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
研究项目:  
   
在研课题:  
  改善瓜类质量的生物药物配方研究
论文专著:  
  参加编写专业技术图书2部
以第一作者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


所获荣誉:  
  1、 “国外果树引种试验研究与利用”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颁发的“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96年。
2、 参加完成 “国外主要果树引种试种研究与利用”获国家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1997年。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13-10-7 09:10
姓名: 臧新
性别: 男
学历: 博士
职称: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职务: 细胞生物学教研室主任
邮箱: zangxin@zzu.edu.cn

个人简历: 1991.6本科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
1999.6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农学;
2002.6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002 .7年入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任教。
2004.8——2005.8在日本国立生物资源研究所访问研究。

   
开设课程:  
  本科生:细胞工程,细胞生物学实验,植物组织培养实验,
研究生:高级细胞生物学,细胞工程,细胞信号传导
研究领域: 植物细胞工程及次生代谢;蛋白质组学
研究项目:  
  红豆杉细胞大规模培养生产紫杉醇
在研课题:  
   
论文专著:  
  近年来发表论文14篇;参加编写教材1部,参加编写专著一部;
所获荣誉:  
  获得郑州大学“三育人”优秀个人奖两次;获得郑州大学网上教评“学生最满意优秀教师”:一次。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13-10-7 09:10
姓名: 朱世新
性别: 女
学历: 理学博士
职称: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职务:  
兼职: 河南省植物学会会员、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SSC)中国植物专家组(CPSG) 2005-2008届成员。
部门: 生物工程系植物学教研室
电话: 0371-67781575
邮箱: sxzhu@zzu.edu.cn

个人简历:  
  1994.09-1998.07 河南农业大学攻读学士学位;
1998.09-2001.07 河南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2001.09-2004.07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专业:植物学;研究方向:被子植物分类与系统演化;
2004.07-今 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植物学教研室工作

开设课程:  
  本科生:《植物学野外实习》、《生物专业英语》、《生物显微技术》
研究生:《生物显微技术》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为被子植物分类及系统演化
研究项目:  
   
在研课题: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资助项目:《Flora of China》重大修订――香青属和菊苣族部分类群的分类学修订 2005-2008;
2、 横向合作项目:“郑州机场鸟害综合防治” 2005-2006

论文专著:  
  1. 朱世新,覃海宁,籍秀梅. 2006. 细莴苣属的分类学修订. 西北植物学报. 26(8):1693-1696.
2. 朱长山, 朱世新. 2006. 铺地藜——中国藜属一新归化种. 植物研究. 26(2): 131-132.
3. Shi-Xin Zhu, Hai-ning Qin, Chu Shih. 2006. Achene wall anatomy and surface sculpturing of Lactuca L. and related genera (Compositae- Lactuceae) with notes on their systematic significanc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oiolgy. 48(4):390-399.
4. 朱世新,覃海宁,石铸. 2005. 多裂紫菊(菊科-菊苣族)后选模式的指定. 植物分类学报 43(6):571-573.
5. 朱世新,覃海宁,陈艺林. 2005. 中国菊科植物外来种概述. 广西植物 25(1): 69-76.
6. 朱世新,覃海宁,石铸. 2004. 毛鳞菊属(菊科)一新异名. 植物分类学报 42(3):268-270.
7. 侯学良,朱世新,李秉滔. 2002. 中国瓜馥木属(番荔枝科)一新记录. 植物分类学报40(6):546-548.
8. 朱长山,朱世新,万师斌等. 2000. 河南种子植物区系分布新记录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34(3):276-279.
9. 李春凤,郑奇君,朱世新等. 1999. 河南蒿属(Artemisia Linn.)订正与增补.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33(3):289-292.
10. 王新民、高致明、朱世新等. 2005.《常用中药材栽培学》中国文联出版社

所获荣誉:  
  1、2005年度获得了河南省科学技术成果一项,此成果获得2005年河南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2、2005年获得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双语教学”优秀奖。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13-10-7 09:11
姓名: 田曾元
性别: 男
学历: 博士
职称: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职务:  
兼职: 郑州大学 生物工程系 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部门: 生物工程系动物学教研室
电话: 0371-67781579
邮箱: tianzengyuan@zzu.edu.cn
主页:  
个人简历: 男,河南省内乡县人,1972年生。生物工程系 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从事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02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获遗传育种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基因表达与玉米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研究。1996年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获遗传育种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玉米C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效应研究。1996年——1999年工作于河南省农科院,从事玉米品种选育、杂优模式利用和分子标记研究。
   
开设课程:  
  本科生:分子生物学 基因工程 分子生物学大实验
生物学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环境生物技术
研究生:高级分子生物学 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基因组学 文献检索与课题设计
研究领域: 1 基因表达与杂种优势机理研究
2 植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
3 能源植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研究
研究项目:  
  主持: 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1项(2003-2005年),郑州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1项(2002-2004年)。
参加: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

在研课题:  
  郑州市科技攻关项目(2005):环保、速生型转基因悬铃木品种选育及其苗木产业化
论文专著:  
  在《科学通报》、《遗传学报》、《华北农学报》等刊物发表文章15篇,参编著作1部。




欢迎光临 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http://bbs.zzuedu.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