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子明博士,现任病理生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学科、学术带头人,郑州大学党委委员,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郑州大学基础医学分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郑州大学肿瘤生物治疗研究中心主任,郑州大学司法鉴定中心主任,河南省分子医学学科重点开放实验室副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专家。
1995年回国以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项,1999-2002的“食管癌DNA聚合酶β基因突变及基因治疗的研究”和2004-2007的“DNA聚合酶β与食管癌癌变机理关系的研究”,教育部重大(重点)科研资助项目2项,“食管癌中DNA聚合酶β基因突变与癌变机理的研究”和“DNA Pol β在互隔交链孢酶致食管癌发生的表达与修复的研究”,河南省科技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以及重点资助项目3项,“人树突状细胞转基因瘤苗的研制及临床研究”、“人树突状细胞抗癌瘤苗的研制及临床研究”和“DNA聚合酶β与食管癌发病学研究”,河南省科技厅、教育厅和卫生厅“非典”专项基金研究项目“河南省非典型肺炎的系列综合研究”,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肿瘤生物治疗研究”等科研项目10余项。参加人民卫生出版社统编高等医学教材《病理生理学》(第六版)、研究教材《组织细胞技术》等教材专著10部,发表论文100多篇。申报国家专利1项,获得成果6项,“以树突状细胞为佐剂的瘤苗研制及其免疫防治的实验研究”获2001年教育厅科技二等奖、2002年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α-干扰素联合肉硅酸抗肺腺癌作用研究”获2001年卫生厅科技成果二等奖;“面向21世纪高等医学教育基础课质量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2001年获河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高等学校教学基层组织形式及其管理与实践的研究”2004年河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DNA聚合酶在食管癌癌变机理的研究”2005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张钦宪,男, 1953 年出生,河南宝丰人。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基础医学院党总支书记,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河南省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理事,中国解剖学会理事,河南省解剖学会理事长。从事组织胚胎学及分子细胞生物学教学与科研20多年。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医学创新人才工程项目等研究课题10余项。在消化道APUD细胞基因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机制研究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细致的工作。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篇论文被SCI收录。多次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交流。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省自然科技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励多项。培养博士生8名,硕士生10名。2004 年荣获 ' 全国优秀教师“、 2005 年被表彰为校级优秀党务工作者。
邢莹,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生理学会理事、中国神经科学会理事、河南省生理科学会理事长。河南省重点学科神经生物学的学科带头人。从事干细胞克隆、扩增以及与神经细胞分化发育、功能重建的研究。曾先后在日本和美国研修及合作研究。主持国家‘211工程’重点研究课题1项,省部级及厅局级课题6项,主编论著2部,发表论文50余篇,SCI收录7篇。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项。
王立东,男,河南省获嘉县人,1958年8月出生,河南医科大学医学学士、肿瘤病理学硕士、浙江大学医学院肿瘤学博士,美国新泽西Rutgers州立大学博士后。现任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河南省高校特聘教授;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民盟河南省委副主委;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美国新泽西Rutgers州立大学,武汉大学客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抗癌协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病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会员;河南省医师协会理事;河南省细胞生物学会副理事长。
1985年至今一直从事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和贲门癌变机制和防治研究,在食管和贲门癌变早期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系统阐明p53-Rb系统在河南食管癌和贲门癌变多阶段演进过程中的变化特征和规律;发现:高发区人群存在O6-烷基鸟嘌呤-DNA烷基转移酶多态变体;提出:p53-Rb系统变化和AGT多态改变是食管癌变和高易感性的重要分子机制;创立了IHSS技术,建立了食管癌前病变细胞增生评价指标和定量分析方法。建立了高危人群筛查和早期诊断的血清学指标和方法。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食管癌变早期的分子基础,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已发表中、英文论文和文摘429篇,4部医学专著,其中SCI收录57篇。发表在18种SCI源国际肿瘤相关核心杂志上,其中在“Cancer Research” (IF=7.69)杂志上发表3篇,在“Clin Cancer Res”(IF=5.62)杂志上发表3篇,在“Carcinogenesis”(IF=5.37)杂志上发表8篇。SCI统计(2000-2004),主要论文被“Science” “Cancer Research”等65种国际学术刊物引用900次,单篇论文被引用最高次数为113次(Wang LD, et al, Cancer Research,1993),主要论文还被美国“Surgical Pathology”等5部医学专著所引用,其中一部为美国医学教科书。被国际消化病年鉴(1997)收录全文一篇,该年度消化病年鉴共收录食管癌研究相关文献6篇。18次被国际肿瘤学术会议以及美国、加拿大、法国、荷兰、香港、台湾等地知名大学特邀作有关食管/贲门癌变机制研究专题报告。被美国Evidence-based Oncology杂志特邀撰写专家评论文章(Evidence-based Oncology,2002,4)。获得一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和新泽西癌症研究协会等学术性奖励,一项卫生部三等奖,以及河南省教育厅和卫生厅等14项成果奖;获得香港Croucher Foundation基金访问奖。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973等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国家教育部重点项目、国家人事部重点项目、美国NCI项目、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工程项目、河南省医药卫生创新人才工程项目等科研项目10余项。1995年至今已培养研究生68名(博士23名,硕士45名)。担任《临床实验病理杂志》,《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等6部医学期刊的副主编和编委,被邀请为“Int J Cancer”“Cancer”“Carcinogenesis”“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等四部杂志评审论文。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政府津贴),被国家人事部选入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序列,被河南省政府授予“河南省优秀省管专家”,被河南省政府授予“河南省留学归国人员成就奖”。
张云汉,从事病理学教学、科研医疗及研究生培养工作。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学教授、主任医师;河南省肿瘤病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及学术委员会主任;郑州大学病理学教研室主任;郑州大学一附院病理科主任;病理学硕士生及博士生导师;河南省重点科学术带头人;中华医学会河南省分会副会长;河南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动物学会常务理事。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食管癌高发区林县开展食管癌防治研究,在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发生机制及高危人群监测技术研究方面成绩突出。参与研制的“食管细胞采取器”,不仅开拓了细胞学在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而且为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的手段,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80年代后期,率先系统地探讨了Langerhans细胞在食管癌发生中的意义。采用酶细胞化学、免疫组化、形态定量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对Langerhans细胞在食管癌发生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研究成果达国际领先不平,成果被《中国“八五”科技成果选》收录。1990年起,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并完成国家“八五”攻关课题“食管癌高危人群筛查及监测技术研究”,通过5年的深入研究,在食管癌高危人群监测技术方面有新的突破与发现,研究结果于1996年通过国家验收,并被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国家财政部联合授予: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近年来在肿瘤的生物治疗、食管癌的分子发生机制和食管癌相关基因的筛选及鉴定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相应的进展,其研究成果多次被《中央电视台》、《健康报》等多家媒体报道。现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5项。历年来共发表论文236篇,出版专著8部,获国家级成果奖3项,省、厅级成果奖17项。
作为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已培养博士生25名,硕士生50余名,国内访问学者1名。由于在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成绩卓著,先后9次被评为校级、市级及省级优秀教师,198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授予人民教师奖章。1993年被命名为省管优秀专家,1994年被评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8年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李惠翔,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原河南医学院医疗系本科毕业,现任郑州大学一附院病理科副主任,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病理分会委员,河南省病理学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病理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病理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肿瘤病理研究工作20余年,在恶性肿瘤发生机制、免疫防御、肿瘤放化疗敏感性预测方面的研究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部分项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协助导师张云汉教授完成国家“八五”攻关课题“食管癌高危人群筛查及监测技术研究”,获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另外,还获得省级科研成果奖二项,厅级成果奖三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SCI收录3篇,省级优秀论文2项。获国家级发明专利一项。主编病理学教材1部。专著3部。作为主持人,已完成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厅级科研项目2项。目前主持河南省科委科技攻关项目2项,参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分课题1项。独立指导硕士研究生15名,已获得硕士学位10名。作为导师组主要成员,协助博士生导师培养本专业博士生11名,6名已获得博士学位。同时还承担着医院病理诊断工作和全省疑难病例的会诊工作。
李姗姗,女,博士, 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肿瘤病理研究工作20年.主要研究方向: 食管癌发生发展机制与预后研究;恶性肿瘤浸润转移机制研究. 参加完成了国家“八五”医学科技攻关项目“食管癌前病变及其阻断的研究”,主持完成了多项省部级关于食管癌方面的研究,“食管癌高发现场的综合防治研究”获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另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3项,卫生部科技进步奖1项 。发表学术论文 7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5 篇,国内核心期刊33篇.并参加了《食管癌》及《肿瘤临床与病理》两部著作的编著。还多次参与了与国外研究机构的科研合作。现兼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病理学工作者委员会常委,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病理学杂志》编委会编委,《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编委会编委。河南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成员。“ 555 人才工程”河南省学术科技带头人,并荣获“第一届郑州市巾帼科技带头人”称号。
高晓群,男,1953年8月出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生物学。
在基础研究方面所做的神经源性脑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与死亡后脑细胞复活的研究,具有创新性。其对揭示人类脑病的神经病理学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并为新药开发、基因治疗、甚至神经干细胞移植提供新的依据。
在临床应用研究方面,高晓群教授开展的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可缓解脑瘫痉挛,降低过高的肌张力,预防和矫正肢体畸形,改善运动功能。但是,切断多少脊神经后根纤维才能恰当的解除痉挛,使肌张力降至正常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他在对腰骶部脊神经后根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上千例手术的临床观察,从中总结出相关规律,解决了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定位、定性、定量问题,使脑瘫痉挛缓解率达到98%以上,肢体功能缓解率达到86%以上,疗效优于国内外其它疗法。
高晓群教授依据在脑瘫外科研究与治疗方面的进展及社会的需求,在郑州大学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创建了“郑州大学脑瘫外科研究治疗中心”,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创收养科研,促进了学科的发展。
在国际合作方面,高晓群教授与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修复截瘫后膀胱/直肠功能”这一神经学科新概念的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教授,我国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肖传国教授建立了合作研究关系,参与973计划项目的神经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以丰富神经科学理论,开展新的研究领域,更好的完善、充实脊髓损伤和脊髓病变神经性膀胱/直肠的功能重建理论和技术。
高晓群近年来在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国临床康复杂志、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等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3部,主持科研课题3项。
高晓群教授善于捕捉临床科研对基础研究的需求信息,针对临床医学需要搞临床应用科学研究,在我校开辟了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的新途径。他近年来的工作成绩得到了郑州大学各级领导的肯定,受到了新闻媒体的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做了专题报道,在国内外引起强烈的反响。曾应邀到美国和德国讲学,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好评。
崔晶 教授, 1983 年 7 月山西大学生物系本科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历任原河南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助教、讲 师及副 教授。获河南医科大学寄生虫学专业医学硕士学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专业医学博士学位, 2000 年为西班牙圣地亚哥大学访问学者。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等项目。从事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20 多年,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旋毛虫病的分子生物学及流行病学。 2003 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名)、 1997 年获河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二名)、河南省优秀论文一等奖 3 篇(均为第一名)。主编或副主编专著 5 部。近年来在 Trends in Parasitology 、 Vaccine 、 Vet J 、 Parasite, Ann Trop Med Parasitol, Acta Trop 等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 16 篇,其中 Trends in Parasitology 在寄生虫学 SCI 收录的 21 期刊中 2003-2004 年均排名第一, IF6.788 ; Vaccine 在兽医学 SCI 收录的 120 种期刊中 2003-2004 年均排名第一, IF3.007 。在 Vet J 上的论文发表后, Vet J 编辑部专门配发了一篇述评,对论文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指导旋毛虫病的监测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先后有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的 39 位专家来函索取论文单行本 , 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和较高知名度。 2001 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骨干教师、 2004 年评为河南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是第六批河南省重点学科 “ 病原生物学 ” 的学科带头人之一。现兼任《 Tropical Medicine and International Health 》 等 3 种国际杂志审稿人或编委。
乔海灵,男,1963年4月生,山东省莱阳市人,医学博士,药理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郑州大学医学实验中心副主任,郑州大学医学院药理学与临床药理学系主任,郑州大学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主任,中国药理学会化疗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理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和保健品评审专家,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州市十大青年科技带头人等。作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已培养研究生26名。
主要科研方向为青霉素过敏反应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尤其在青霉素敏反应方面研究取得了突出成绩,研究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在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主要进行新药药动学、药物代谢酶和基因多态性对药动学影响的研究等。现承担国际合作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河南省青年基金、河南省医学创新人才工程项目等。
近年来,在本专业国际著名期刊Allergy,Eur J Clin Pharmacol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13部,其中主编6部,参编全国规划教材4部。承担并完成省厅级以上科研项目60余项,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等。
欢迎光临 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http://bbs.zzuedu.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