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标题:
新闻与传播学院南振中院长为师生作题为“把择业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的报告
[打印本页]
作者:
夜末清风
时间:
2013-12-20 08:55
标题:
新闻与传播学院南振中院长为师生作题为“把择业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的报告
12月12日,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南振中教授为该院师生作了题为“把择业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的专题报告。
围绕“把择业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这一话题,南振中院长以他渊博的学识、丰富的实践经验,从形成以增强择业和就业能力为重点的“倒逼学习机制”、 构建新闻后备军的“知识圈”、 提高自己的“阅读附加值”、 倡导大胆提问的学习风格、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上公益书库、提高自己的“课余时间利用率”等六个方面向在座的师生提出了关于学习的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他以亲和的口吻、幽默的言谈,加之非常有说服力的经典案例,使在座的师生对“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怎样有效学习”等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报告会后,南振中院长就“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生应该如何选择阅读书目”、“阅读书目中哪些应该精读、哪些应该泛读”等问题与在座的学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以下是南振中院长报告会全文。
把择业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
——与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谈读书
南振中
(2013年12月12日)
近期,我院制定了《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推荐阅读书目》,院领导班子要我就大学生读书问题作一次专题报告。考虑到这个话题比较适合作“谈心式交流”,所以本次不是“专题报告”,而属于“谈心式交流”。
围绕“把择业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这一问题,我提6点建议:
一、形成以增强择业和就业能力为重点的“倒逼学习机制”
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110余万人,2013年达到699万人,在我国教育史上创下最高纪录。未来两年,高校毕业生年均将超过700万人。部分同学对就业前景感到担忧,少数毕业生甚至感到焦虑,并非杞人忧天。
回顾艰难的高考岁月,绝大多数高三学生拼命学习,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把高考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既然如此,为什么在校大学生不能把“择业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呢?
2011年春,我写的《学习点亮人生》一书即将付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为这本书撰写了一篇“代序”,题目是“把学习引向更高的境界”。他把学习分为3个层次:一是被动学习,比如中小学生,老师和家长要他们学,他们不得不学;二是就业以后为满足工作需要而学习;三是把学习当做一种个人爱好和生活习惯。他认为最后一个层次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非常希望在校大学生、研究生能把学习培养成为一种个人爱好,达到“学习的最高境界”。即使一时做不到这一点,至少应该达到第二重境界,从几年后的择业需要出发,把择业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
不知你们中间有没有人看过天津电视台的《非你莫属》?这是一档招聘人才的节目,每期有12名企业高管到节目录制现场,以挑剔的目光品读应聘者的简历,听取应聘者的自我介绍,对应聘者现场展示的专业才能和实战经验进行评判。我研究了企业高管对求职者的要求,可归纳为7个方面:
1、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行业,对所选专业的酷爱程度如何?
2、有无从事这一行业的实战经验,有无比较成功的案例?
3、对工作岗位所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得是否牢固?
4、反应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如何?
5、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何,能否举出“创意策划”的具体案例?
6、可塑性和潜在能力如何,有无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7、对事业的“忠诚度”如何,有无较强的责任心和抗挫折能力?
既然我们了解了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专业素养的基本要求,那么,可不可以提前进行自我测试、自我评价,看看自己已经具备了哪些条件,哪些方面表现突出,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在实战经验和业绩方面存在哪些明显不足?要本着“缺什么、学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形成以增强择业能力为重点的“倒逼学习机制”。这样安排学习和实践活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对未来的择业和就业大有好处。
不久前,我在“乐读网”上读到一篇文章,题目是“一毕业我们就成名”,讲的是南京大学文学院老师让学生温方伊将一段南京大学里流传的关于蒋介石和三个教授的历史故事改编成剧本。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为了完成作业,几个月时间里,温方怡泡在图书馆,许多民国时期描写教授的书她都找来读。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温方伊终于写成了《蒋公的面子》。《蒋公的面子》首先被搬上校庆舞台,连演三场,最后一场爆满,很多人是站着看完戏的。2013年3月中下旬,《蒋公的面子》在南京江南剧院连演10场。与此同时,该剧接到来自全国超过20家演出公司的邀约,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6座城市演出约80场。《蒋公的面子》还将在海外一些城市演出。作为在校大学生的温方伊,被观众封为“神编剧”。现在,温方伊是南京大学文学院影视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如果大家能像温方怡同学那样,根据择业需求努力完成学业,刻苦实践,几年之后,还会不会为找不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而焦躁不安呢?
二、构建新闻后备军的“知识圈”
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是新闻后备军。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天起,就要思考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构建什么样的“知识圈”。
根据2013年5月新传院师生代表提出的建议,焦世君书记、孙保营副书记与新传院的专家、教授共同草拟了《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推荐阅读书目》。拟定这个“推荐阅读书目”,就是为了让新传院的同学们搭建起新闻工作者所需的“知识框架”,形成新闻后备军的“知识圈”。
无论从事什么专业,渊博的知识都是获得成功的基础。这有点像盖高楼大厦。广州有一座现代化的33层大楼——白云宾馆。这座大楼估计有8万多吨重。为了支撑这样重的大楼,建筑工人往地下打进287根钢筋混凝土基桩,一直打到基础岩石上面。钢筋混凝土基桩好比一个人获得成功所需的知识基础。基础不坚实,要想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
然而,正如庄子所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想以有限的生命穷究无限的知识,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在吸收知识的时候,应该冷静分析各种类型的知识与我们未来从事的专业有多大的关系,根据与本职工作密切的程度,形成一环套一环的“知识圈”。“新闻后备军”的“知识圈”至少有3个层次:
1、“新闻后备军”作为未来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具备社会科学知识,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等。在这方面,哈佛大学设置“核心课程”的做法给了我们很大启发。为了让每一位毕业生不仅受到专业训练,而且能受到广泛的通识教育,哈佛大学把核心课程划分为7个板块:外国文化、历史学、文学和艺术、道德伦理、定量推理、科学和社会分析。按照校方的解释,设置“核心课程”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开始研究“树木”之前,能够先看一眼“森林”,最好能把这个“森林地图”印在大脑里,以后走到再细小的道路上,也不会迷失方向。在“推荐阅读书目”中,体现“通识教育”的书目占了很大比重,原因就在这里。
2、“新闻后备军”将来有可能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因而需要具备新闻学方面的知识。“推荐阅读书目”开列了新闻传播理论基础、新闻传播业务知识、新闻传播史、新媒体理论与实践,还有写作基础知识、语言学基础知识、逻辑学、修辞学、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等书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掌握新闻工作的基本规律,提高新闻采编的基本技能,以便把自己培养成为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3、新传院有3个系,设置了新闻学专业、广告学专业、广播电视学专业以及播音与主持方向。不同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不同的专业知识。“推荐阅读书目”中的专业类书目,就是为了满足专业需求而分别拟定的。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较大的新闻单位编辑记者会有专业分工。采访体育新闻的记者应该对体育有系统研究;采访公检法等部门的记者应该具备渊博的法学知识;采访经济新闻的记者应该具备经济学、统计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实际上,许多著名新闻工作者在专业知识方面有很高的造诣。赵浩生著的《漫话美国新闻事业》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科学家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大学讲学,《纽约时报》的一个记者前去采访,把爱因斯坦写在黑板上的数学公式原原本本地抄了下来,回报馆后写了一条消息,拿给总编辑看。总编辑有渊博的数学知识,一看抄来的数学公式,觉得不对,让记者打电话到普林斯顿大学,找到数学系主任询问。数学系主任将记者抄下来的数学公式同爱因斯坦写在黑板上的数学公式认真比对,发现记者没有抄错。总编辑还是觉得有疑问,一定要记者找到爱因斯坦本人核对。爱因斯坦仔细一看,承认是自己写错了。由此可见,在新闻后备军的“知识圈”中,应该包括一定数量的新闻学之外的专业知识,要力求使自己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
构建了上述3个层次的“知识圈”,“新闻后备军”的知识基础就会比较坚实,毕业后对职业的选择权也会明显增强。
三、提高自己的“阅读附加值”
一本书在阅读之前,只是一本普普通通的印刷品。阅读之后,读者从中受到启发,产生了新联想,有了新发现和新感悟,于是就产生了“阅读附加值”。“阅读附加值”越大,学习的有效性就越高;“阅读附加值”越小,学习的有效性就越低;没有产生“阅读附加值”,就属于“无效阅读”。
阅读不是“单向吸收”,而是“双向互动”。面对书籍,阅读者不是“平静若水”,而是时而兴奋、时而激动。一旦遇到能给自己以启发的新知识,千万不要轻易放过。要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力求把所学的各类知识“串联”起来,由此及彼、深入开掘,引发新的联想,力求有新的发现。我撰写的《影响新闻发现力诸要素的分析》,就得益于由此及彼引发的联想。
1985年深秋,我随穆青同志到湖南张家界采访。这里奇峰连绵,怪石高耸,导游告诉我们,这一奇特的自然景观是20世纪60年代才被人发现的。
一根绣花针掉在地上,没有被人发现,比较容易理解;绵延三县的张家界武陵胜景,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为什么这么晚才被人“发现”,简直不可思议。我向当地负责人提出了这个问题。
这位负责人告诉我们,张家界虽有人居住,但他们天天砍柴、种地,为衣食而发愁,根本没有闲情逸致观赏景色,也不知道这里的山水与别处的山水有什么两样。1969年1月,张家界景区范围内的慈利县举办“五七干校”,几百名机关干部被下放到距县城190多公里的索溪峪。下放干部中间不乏有识之士,劳动之余,苦中求乐,品评张家界的奇特风光,有的说有“桂林之秀”,有的说有“华山之险”。“五七干校”撤销以后,这批“学员”大都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他们成了张家界迷人景色的义务宣传员。改革开放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吃饱了肚子的人需要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张家界的山水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而且具有旅游价值和经济价值。直到这时,张家界才渐渐为人们所认识。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从张家界回到北京,我开始搜寻与“发现滞后”有关的资料。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科罗拉多大峡谷,被人们称为世界七大自然奇观之一。大峡谷以其蔚为壮观的地势、色彩斑斓的天空、风光明媚的景致闻名于世。大峡谷经历了漫长岁月,直到16世纪一支远征队来到峡谷的边沿,才初为人知。19世纪美国陆军少校约翰·鲍威尔一行九人乘坐小艇,首次穿越大峡谷底部的科罗拉多河,真正揭开了大峡谷的神秘面纱。
“发现滞后”不仅表现在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上,在科学研究领域,也有大量“发现滞后”的典型事例。1901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获得第一次诺贝尔物理学奖,因为他发现了X射线。这一发现宣布了现代物理学时代的到来,同时引发了医学革命。伦琴发现X射线的消息传出以后,有人说伦琴是幸运的,X射线首先来到他的实验室。其实,这种伴随着阴极射线产生的新射线,在全世界上百个物理实验室里已经存在了半个世纪。比伦琴发现X射线早20年,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在进行一项实验时,发现放在实验装置附近的没有打开的照相底片突然变得模糊不清。克鲁克斯没有想到这是一种新的未知射线照射的结果,误以为是照相底片质量有问题,还让生产厂家退了货。“发现滞后”,使这位很有才华的物理学家与X射线的发现失之交臂。
对“发现滞后”的研究,引发了我对“记者发现力”的浓厚兴趣。所谓发现,就是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者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如果说发现是看到前人没有看到过的事物、找到前人没有找到过的事物,那么,新闻发现就是把前人没有报道过的新的事物和新发现的规律及时准确地传播出去。具体讲,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去努力发现:一是善于发现或者找到世界上迄今还没有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广泛传播的、鲜为人知的新鲜事实;二是善于发现或者澄清社会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重大事件的事实真相;三是善于发现或者提炼出有助于解决当前各种困难和社会矛盾的新鲜经验;四是善于发现和捕捉能给人以启迪的新思想,深刻地揭示改革开放大潮中人们观念上的新变化;五是善于发现和表现最能体现时代精神、对人们有较大激励和鼓舞作用的典型人物;六是善于发现能够体现事物发展规律的新的苗头、新的动向,准确地预测和描绘事物发展趋势。
在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2000年1月,我出版了《记者的发现力》一书。穆青同志专门为这本书撰写了一篇评介文章,题目是“用毕生去发现”。《记者的发现力》的灵感就萌生于到湖南张家界的一次参观感悟。
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寻章摘句”,更不是为了完成所谓的“读书指标”,而是为了从书籍中寻找启发。举例来说,《误诊学》从诊断学的另一个侧面,分析、研究未能获得正确诊断、及时诊断、全面诊断的原因,研究临床错误诊断发生的规律和防范措施,它对医学的贡献不亚于“名医医案选”。我阅读《误诊学》,并不是想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而是想从中寻找在新闻报道中减少失误的启示。我读《战略学》《战役学》《战争论》《超限战》《西方军事史》等军事著作,并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军事素养,而是为了从将帅们指挥作战的理论和实践中受到启发,以便深入探讨组织指挥重大战役性报道的规律和方法。我阅读《找油的哲学》,不是为了去寻找石油,而是为了向编辑、记者介绍其中的一个著名论断:“在新油田找油,可以用老办法;在老油田找油,必须用新办法。”每年的“两会”报道就有点像“老油田”。几十年间,许多报道形式、采访方法、表现手法都用过了,如果没有新的观察视角,不开拓新的报道领域,不探索新的报道形式,“两会”报道就很难有新的突破。我想用《找油的哲学》激励编辑、记者在“两会”报道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这就是“寻找启发”的阅读方式。
学习的“转化”有点像蜜蜂酿蜜。酿造一克蜂蜜,工蜂要采集约1500至1600朵花的花蜜;制造1千克蜂蜜,需要采集150万至160万朵花的花蜜。如果工蜂不知道提炼和转化,原封不动地把数以百万计的花朵运进蜂巢,不仅没有益处,还会给蜜蜂世界带来灾难性后果。
学习的“转化”有点像炼金。每吨金矿石的含金量超过10克,就算富矿。矿工之所以要开采一吨矿石,就是为了提炼其中蕴涵着的10克黄金。如果不善于提炼和转化,原封不动地把金矿石堆放在那里,效益就会大打折扣。
同样道理,我们之所以要阅读几百页、几千页的书籍,就是为了从中寻找宝贵的启发。谁懂得了这个道理,谁就领略了学习的真谛。
四、倡导大胆提问的学习风格
先讲一个故事:
小学语文课本S版第12册有一篇课文《海水为什么是蓝的》,大意是1921年印度科学家拉曼在英国皇家学会上作了声学与光学的研究报告后,取道地中海乘船回国。甲板上漫步的人群中,一对印度母子的对话引起了拉曼的注意。
“妈妈,这个大海叫什么名字?”
“地中诲!”
“为什么叫地中海?”
“因为它夹在欧业大陆和非洲大陆之间。”
“那它为什么是蓝色的?”
年轻的母亲一时语塞[sè],求助在一旁倾听他们谈话的拉曼。拉曼根据英国物理学家瑞利的研究成果,告诉男孩儿:“海水所以呈蓝色,是因为它反射了天空的颜色。”
在告别了那对母子之后,拉曼忽然对自己的解释产生了疑惑。回到印度后,他立即着手研究海水为什么是蓝的。他从光线散射与水分子相互作用入手,运用爱因斯坦等人的涨落理论,证明了水分子对光线的散射使海水显出蓝色的原理。也就是说,海水看上去呈蓝色的原因,不是因为海水反射了天空的蓝色,而是海水对阳光进行了散射。拉曼发现的这种光散射效应,被人们称为“拉曼效应”,为20世纪初科学界最终接受光的粒子性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地中海轮船上那个男孩儿的问号,把拉曼推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领奖台,1930年,拉曼成为印度也是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科学家。
这个故事的准确性有待考证。我引述这篇课文是想说明,年轻人永远不要放弃对客观事物的好奇心。许多重要发现、重要发明都发生在新奇的“发问”之后。作为“新闻后备军”中的一员,应该把“提问”作为一项基本功,天天学习、天天思考、天天训练。
2012年8月28日当天,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维多利亚·纽兰召开例行记者会。新华社记者冉维感觉到美国的钓鱼岛立场有模糊的地方,打算直接从美国官员口中求证。这次记者会为冉维提供了机会。冉维提出的问题是“美国对钓鱼岛的正式称呼是什么?是‘钓鱼岛’还是‘尖阁诸岛’?还是两者都可以呢?”发言人说:“我得翻翻我的作弊小抄,因为这个事情真的有点复杂。”冉维说:“那您有答案吗?”发言人说:“嗯,找到了。我们之前就说了,我们称之为‘尖阁诸岛’。不过,我们在此问题不持立场。”冉维说:“你们不持立场,但又同时认为这些岛屿适用《美日安保条约》,对吗?”冉维接着说:“我个人觉得,这是矛盾的。”发言人说:“我再说一遍,我们在这个岛屿问题上不站队,不过,我们认为它们确实适用《美日安保条约》。”在冉维的—再追问下,纽兰除了重复政策声明,始终避免正面回答。在—阵尴尬之后,纽兰不得不打断新华社记者的追问,转入下一个问题。
例行记者会现场视频传上互联网后,引起了网民的热烈追捧。不少网民跟帖说,“新华社这位记者不仅英文流利,而且提问很霸气。”“犀利的问题、清晰的逻辑,流利的英文,这才是中国的软实力!新华哥很给力。”“用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准维护了中国主权,不卑不亢、不急不缓、不争不怒,让美国哑口无言。”“冉维太酷了,昨天晚上从新闻上看到他把纽兰问到无话可说的时候那叫一个大快人心啊!”这是“真正的中国好声音”。
遗憾的是,“提问”并非每个大学生的长项。以课堂提问为例。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发布了一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研究报告。据调查,我国985高校学生较弱的是“课堂提问或参与讨论”。在“课上提问或参与讨论”题项上,选择“从未提问”的学生超过20%;选择“经常提问”的学生只有10%。
在一个被泛滥信息包围的时代,每时每刻都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大胆说出自己的疑惑,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既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圈”,又能够锻炼采集、挖掘新闻的能力,真是一举两得。新闻后备军应该积极开发善于提问的潜能。
五、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上公益书库
今年10月11日上午在新传院高年级学生代表座谈会上,我给大家出了7道问答题,其中一道是“如果时间会倒流,让你重新回到大学一年级,你会怎样安排自己的学习?回顾前几年的大学生活,你有没有后悔和遗憾?你对学弟、学妹有什么忠告?”几位同学回答者有问题时谈到,如果能重新回到大学一年级,会好好利用图书馆。这些年到图书馆去得太少了,真的很后悔!
50多年前,我在郑州大学中文系读书,就得益于母校的图书馆和开架阅览室。当时,学校教务处把北京大学中文系500种“阅读书目”印发给全校师生。图书馆延长开馆时间;开架阅览室向学生开放。浓厚的教学和科研氛围,良好的阅读环境,为我们开启了知识之门。除了上课,白天我到开架阅览室读书,晚上把从图书馆借来的小开本图书带到宿舍阅读,星期日到河南省图书馆摘抄关于唐代文学的资料,广泛涉猎中外名著。图书馆和开架阅览室为我积累知识提供了许多帮助。
离开母校到新华社山东分社当记者之后,我仍然没有忘记图书馆。我是河南人,对山东省的情况很不熟悉。为了补上这一课,我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到山东省图书馆抄写有关资料。我先后阅读了《山东省乡土地理》《山东省乡土历史》《“五四”运动在山东》《义和团运动在山东》等,还翻阅了《山东省地方志》,抄录了山东省的名胜古迹介绍,搜集了山东各地的民歌、民谚,抄录了一本《山东风情》,选读了《农业科学知识》《小麦栽培》《农谚集》《农业气象知识》等。这些知识对我的采访和写作有很大帮助。
1981年,新华社选派我到中共中央党校新闻班学习。党校藏书较多,有8个专业阅览室,是读书的好地方。为了在有限时间里多读一些书,我给自己施加了一点压力:把全学期的150天划分为50个单元,3天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要阅读两本书。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或者书比较厚,3天读不完两本,可以与上、下两个单元合并计算,即9天必须阅读6本书,完不成任务就早起床、晚睡觉。为了确保阅读质量,我还给自己规定了记卡片的任务:每天记卡片不少于10张,完不成任务也是早起床、晚睡觉。党校给每个学员发了1本电影票,为了防止“电影的诱惑”,我把所有的电影票都退掉了,让自己想看电影也看不成。吃过早饭,只要不上课,我就钻进党校图书馆的专业阅览室,阅读与新闻学有关的书籍。“自我加压”的结果是:半年时间阅读了104本与新闻学有关的书籍,记下了4000多张新闻学资料卡片。
这些都是往事。半个世纪以前,母校图书馆只有60万册藏书,如今已超过700万册,比当年增长了11倍。母校图书馆有社会科学书库、自然科学书库、文艺书库、珍本书库、工具书阅览室、河南地方文献阅览室、外文图书阅览室、检索工具书阅览室等 30多个书库和阅览室,仅公共阅览区就设有6000多个阅览座位。此外,河南省图书馆累计藏书总量达到310多万册(件),其中古籍50多万册,普通图书220多万册,报刊26万册,缩微视听资料2万件(套),数字图书50万种。身居郑州,守着这么好的条件不去利用,实在可惜!
除了传统图书馆,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吸收新知识。前天下午,孙保营副书记让给同学们介绍一些网上阅读的方法。网上有一些公益性的数字图书馆,比如“天涯在线书库”“亦凡公益图书馆”“国学经典”以及商务部网站的“公益书库”等。我们可以把网上有价值的数字图书下载到自己的“数字图书馆”,分类存储,以便抽暇阅读。
我的“个人数字图书馆”分为名家荐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新闻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法学、中外历史、领导科学、国际战略研究、人权理论、哲学、宗教、军事、文学名著、人才学、人物传记、新学科纵览等35个大类,每个大类下面又分为若干个小类。平时利用零碎时间下载数字图书,分别存储在各类目录之下。2007年8月30日我辞去新华社总编辑职务,次年春节,是我到北京新华总社工作20多年间第一个既不值班、开会,又不审阅稿件的休闲式春节。节前我拟定了一个计划:除了陪伴家人,剩余时间集中从网上公益图书馆下载数字图书。7天时间,下载了《大脑如何思维》《成功金字塔》《全部知识学的基础》《未来时速》《幸福是一种心态》《有困难不上交》《统帅决胜之道》《迅速制敌:一场真正的军事革命》《道德情操论》《健全的思想》《精神现象学》《数字化生存》《认识与谬误》《享受宁静》等204部著作,分别存储到了相关的类目之中。
网上阅读与纸上阅读有很大不同。过去我阅读纸质图书,注意力放在“有价值部分”上,总是先把有价值的内容摘抄出来;在网上读书时,我的办法是把对自己没有明显参阅价值的内容大段大段地删除。比如,一部30万字的著作,可以用一两个小时,把29万多字删去,留下最有价值、对自己最有启迪作用的几千字,仔细阅读、思考,记下札记和联想。在“个人数字图书馆”的目录中,应同名保存两个目录:一是这本书的全文;一是这本书的阅读摘记。这是借用网络大量吸收新知识的有效方法。
六、提高自己的“课余时间利用率”
先向大家推荐一篇《鹅卵石的故事》。在一次“时间管理”课上,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个空罐子,然后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些鹅卵石。当鹅卵石超过罐口之后,教授问学生:“你们说这罐子是不是满的?”
“是。”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
教授从桌子下面拿出一袋碎石子,把碎石子从罐口倒下去,再问学生:“这罐子现在是不是满的?”有位学生细声回答说:“也许没有满。”
教授又从桌子下面拿出一袋沙子,慢慢地倒进罐子里。他问学生:“这个罐子是满的呢,还是没满?”
“没有满!”大家很有信心地回答。
教授从桌子下面又拿出一大瓶水,倒在已经被鹅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满了的罐子里,然后问学生:“你们从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
作为开放式问题,对教授的提问可以有多种回答。联系大学生读书的实际,《鹅卵石的故事》至少可以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吸收知识要“抓大放小”、“先大后小”。如果不先把最有阅读价值的鹅卵石放进罐子里,等细沙填满罐子之后,再好的鹅卵石也很难塞进罐子;二是无论学习生活多么紧张,只要真想读书,总能挤出一些缝隙时间。
以阅读《列宁选集》为例。我计算了一下:《列宁选集》第1卷858页,第2卷1005页,第3卷933页,第4卷765页,4卷合计3561页。由于日常工作任务繁重,不可能脱产读书,业余时间又比较零碎,要在短期内读完这4大本书,是很困难的。1973年元旦,我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拟定了一个总体学习计划:每天抽出1个小时阅读《列宁选集》,每小时平均阅读速度为10页。按照这个速度,大约需要356个小时,即可将《列宁选集》1至4卷通读一遍。有了这个“总体规划”,每天的零碎时间就像珍珠一样,被串起来了。实践的结果,只用了6个月的业余时间,就将《列宁选集》通读了一遍。之后,又用了3个月的业余时间,将《列宁选集》第3卷和第4卷重读了一遍。采用“总体规划”和“积零为整”的学习方法,每天用来学习的时间并不多,但9个月挤出了526个小时的阅读时间,相当于脱产学习两个多月。这种学习方法可以叫做“积零为整”,也可以说是“缝隙时间的利用”。
为了让大家对“缝隙时间”的总量有比较直观的了解,我们可以算一笔账:
每周时间总和是168小时。从周一到周五,每天上课时间平均为5小时,一周25小时;从周一到周日,平均每天睡眠8小时,一周用去56小时;吃饭、午间休息、整理内务每天用去4小时,每周需要用去28小时。每周时间总和减去上课、睡眠、吃饭、午休和整理内务时间,净剩余59个小时。全年52周,剩余的“缝隙时间”为3068个小时。
剩余时间对每一个拥有它的人来说,是公平的,但不同的人对“缝隙时间”的利用率则大不相同。勤奋的人,“缝隙时间”利用率高一些;不那么勤奋的人,“缝隙时间”的利用率要低一些。课余时间利用率较高的,是成立于1794年的“巴黎高师”。这所名校培养了物理、化学、文学、经济学等学科的 11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 7 位数学最高奖——费尔斯奖的获得者。这所学校的一条经验是规定了铁的作息纪律:学生每天学习近14小时。这个数据摘自《大学人文读本》一书。我们不采用这一严格的标准,权且设定课余时间平均利用率为50%,其余时间从事社会活动和友好交往,那么,一年中可以有效利用的“缝隙时间”为1534个小时。这些时间如果用来读书,按照每小时平均阅读30页的速度计算,全年可阅读46020页,相当于153本平均每册300页的书籍。大学本科4年,阅读总量约为612本书;研究生3年,阅读总量约为459本书。
“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不少人喜欢引用这句口号。但是,引用归引用,是否当真,则是另一回事。试想一下:丢了钱,不少人会感到心疼;丢失了时间,有多少人会感到心疼?一些学生经常抱怨:“这个星期不知道干了些什么,稀里糊涂就过完了!”宝贵的时间就在这样的抱怨声中消耗掉了,这是在挥霍我们的青春!许多年轻朋友问我读书的秘诀。如果真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要像榨油一样,学会“自我加压”。
最后还要告诉大家,当今世界日新月异,新知识层出不穷。近年来,全世界每年出版图书50多万种,每天发表论文13000~14000篇。近30年间,人类生产的信息超过过去5000年信息生产的总和。新传院“推荐阅读书目”只是为你们搭建了一个“知识框架”。即使读完这些书,与全世界海量知识相比,仍然是“沧海之一粟”。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用大圆和小圆比喻人所获得知识的多寡。他说,大圆的圆周比小圆的圆周大。同样道理,掌握较多知识的人,比知识较少的人所接触到的无知范围要大。知识越多,越容易感到自己不懂的东西多。爱因斯坦把芝诺的这一比喻作为座右铭。他说:“用一个大圆圈代表我所学的知识,但是圆圈之外那么多空白,对我来说就意味着无知。而且圆圈越大,它的圆周就越长,它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也就越大。由此可见,我感到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呢!”
刻苦读书可以把“知识小圆”扩充为“知识大圆”;持续不断地学习可以逐渐填补“知识大圆”外面的未知空间。这种无止境的追求,蕴含着极大的乐趣。
作者:
Nightingale
时间:
2013-12-20 19:03
楼主辛苦
作者:
六月的雨LW
时间:
2013-12-21 21:53
题目不错!
欢迎光临 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http://bbs.zzuedu.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