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标题: 暑期政治巧复习:框架+要点(政经) [打印本页]

作者: lzg5618    时间: 2014-7-10 12:51
标题: 暑期政治巧复习:框架+要点(政经)
要点记忆

  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即使人们为它付出了劳动,也没有价值;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它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以及货币形式。

  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有五种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货币的出现使商品世界分为商品和货币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商品,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一极是货币,它们只代表商品的价值。这样,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每个商品生产者在社会分工体系中从事的是某一种商品生产,他们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是按照自己的利益和要求进行的,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一步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使资本主义最终被社会主义所代替具有了客观必然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①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②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家购买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了超过补偿劳动力的价值,从而形成了剩余价值,这是价值形成过程转变为价值增殖过程的关键。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所创造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资本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它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移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再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由于这部分资本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者支付能力过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要经历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时期。

  以上就是政经部分的高频考点,同学们在暑期时应注重掌握并结合题目加以巩固。





欢迎光临 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http://bbs.zzuedu.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