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标题: 让导师告诉你:良好的导师关系如何保持? [打印本页]

作者: lzg5618    时间: 2014-8-25 15:21
标题: 让导师告诉你:良好的导师关系如何保持?
  作者简介:

  戴世强,上海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导师对学生的一生有很大的影响,一位好的导师可能会让一位学生终生受益。那么怎样与喜欢的导师保持良好的关系呢?本文从给老师发邮件和寻求导师指点两个方面与导师保持良好的关系。

  学生怎样给老师发邮件?

  如果说:现如今,很大一群大学生不知道怎样给老师发邮件、写信。你一定会说:“不会是愚人节的玩笑吧!要是说“90”后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一些,这个可以信。但是不会发邮件,这个太夸张了吧!谓予不信,这里有数据资料为证。

  去年秋季学期,我担任校内新生通识课“无处不在的力学”的任课老师。开学伊始就规定,写两篇小论文作为作业和考核依据,并公布了我的电子邮箱,让听课者把作业用电子邮件发给我。于是,我与学生通了500多封信,总共收到学生的电子邮件246个。我对这些邮件的合格性做了粗略的统计,结果如下:

  1. 书写形式完全合格的邮件32个,约占邮件总数的13%;

  2. 书写形式基本上合格的邮件79个,约占邮件总数的32%;

  3. 书写形式不合格的邮件135个,约占邮件总数的55%.

  这里采用的合格标准不高:有台头,自报家门(写上姓名、学号),写明作业名称,有落款。可是,偏偏大多数听课学生没全部做到。这些同学的主要问题有:

  没有任何信件说明,仅以附件形式发了作业;

  没有台头,连一声“老师”都没有;

  没有落款,收到后不知此件为何人所发。

  我收到邮件后,遇到很多麻烦。最大的困惑是不知哪位学生给我交来了作业。之后查看发件人,学生们用的却是花里胡哨的网名:善良死神、猪猪、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小馒头、南昌炒粉、痛并快乐着、像三毛,流浪、龙行天下、你在我不离开、此生不换、冰力十足、非C˚勿扰……千奇百怪、无所不有,也许他们的密友知道发邮件者是谁,我可是一头雾水。看完整个邮件,还是不明白谁发来的。不得不打开附件,才弄清小论文的作者是谁。改毕作业,要登录成绩,有附件打不开的还得与论文作者联系,又找不到主儿了。最后,想出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在教务处发给我的学生名单上一一记下每个学生的相应网名(有时还不止一个!)。就是这样,在登录成绩时还出了一些差错。

  其实,如何给老师发邮件,我在课堂上交代过;收到一些问题邮件后,又讲了一遍,情况好了一点,但不少学生还是依然故我。

  我认为,给老师或长辈发邮件应该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与给平辈知交或闺蜜发邮件大不一样。应该先有完整的称呼,加一个简单的问候语;接着,自报家门,并讲清相关事宜(如交上XX作业),最后加一个致意的敬语并落款(学生最好写明学号)。

  现时的学生可爱而有活力。一般来说,并非晓得了礼仪而不遵守,而是过去师长没有手把手地教过他们,或是学生本身漫不经心,对礼仪的必要性认识不足。

  我在链接中隐名抄录了几个写得比较规范的邮件作为示范。以往做得不好的同学可以想一想,作为同龄人,他们能做好,我为什么做不好?

作者: lzg5618    时间: 2014-8-25 15:22
  几份来自学生的邮件(基本上原信照录)

  来自一位理工类女生

  戴老师:

  您好!

  我是您的通识课“无处不在的力学”的学生。非常抱歉,由于优盘丢失了,这么晚才交论文作业,附件是我的论文和心得体会,请查收。

  XXX

  1112XXXX

  来自一位理工类男生

  戴老师:

  您好,我是通识课“无处不在的力学”的学生,之前已经交了纸质版,现在附上电子版作业,写得不好,请多多指点。

  此致

  敬礼

  XXX

  1112XXXX

  学生如何主动寻求导师的指点

  所有学生在学习期间都渴望得到导师的多方指点,特别是在做学问方面的教导。这里说的导师包括一般意义下的指导教师,学生包括研究生和本科生。本文仅限于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如何主动寻求导师的点拨,这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先说说研究生导师。我把他们分为三种:一是“一线奋斗”型;二是“公务繁忙”型(大多有管理职责);三是“滥竽充数”型。前两种有真才实学;第三种并无真才实学,主要靠钻营“谋生”,按沪语说来,是“混腔势”的,不在本文所说的“导师”之列。所幸的是,我熟悉的导师大多属于前两个类型,总体情况也是如此。

  那么导师喜欢怎样的研究生?就个人而言,我喜欢这样的学生:积极向上,勤谨用功,有一定悟性,这三者缺一不可。所谓“积极向上”,指的是热爱学习、主动求知、有进取精神,这是最重要的。三者兼备的完美学生较为难觅,但比较好的还是占大多数。

  那么,作为研究生,怎样利用珍贵的攻读研究生阶段,最大限度地得到导师的指点?我认为,至少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1.从观念上去掉“被动学习”的想法,主动出击,积极征询导师的意见。其中最要紧的是:有自己的追求目标,主动设计自己的学习,每个环节上争取导师的点拨。千万不要傻傻地“等、靠、要”,一个劲儿地问导师:“你想让我修哪些课程?”“让我做哪个论文题目?”“应该采取什么手段攻关?”,等等。而是先主动地思考,按导师的基本要求,提出自己的初步方案(包括选课、选题、开题、做论文等);方案最好不止一个,倾听导师的意见后做出抉择;听到导师的意见后,也不要老是:“Yes, sir”,处处照办,要勇于独立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

  2. 仔细观察分析导师及其团队的特点,以各种方式赢得导师的指点。倘若课题组有定期的小seminar(这在本所很普及),一定积极参加,而且主动发表见解,提出疑问;现时通讯手段很多,可以利用电话、电邮、QQ群聊、短信等等,随时与导师讨论,或寻求答疑解难。

  3. 在寻求答疑解难的过程中抓大放小,力求探讨关键性问题。对于鸡毛蒜皮的问题(例如公式推导、程序设计、实验细部设计等)应自己通过阅读文献资料,或与同学讨论,自行解决,只把自己啃不动的“硬骨头”拿出来,请导师指出如何“下口啃”。

  4. 定期向导师汇报工作进展和所遇到的难点,即写一些小型汇报,提交给导师,使其随时了解详情,给予指导。

  5. 学会与导师argue,善于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要知道,“弟子未必不如师”,特别是,现在不少研究生很能干,视野较宽,对新的研究动态细节的了解往往超过导师,因此,若与导师在学术上有分歧,一定要讲出来,别闷在肚子里。讨论中,大家只相信真理,谁对就听谁的。我相信,多数导师有容忍年轻人反驳自己、共同探索的雅量。就我来说,则特别喜欢这种argue和discussion,因为真理越辩越明。

  6. 随时记录与导师或课题组讨论的内容。最好把历次重要的讨论记录在案,放入专门的文件夹,有需要时就拿出来看看、想想,有必要时进一步提出问题。

  7. 遵守一定的基本礼仪,遇到大问题需要与导师花一段时间讨论时,应该与导师约定,在合适的时间进行。特别对于那些有领导职务的导师,更要事先约定。在讨论中尽可能做到言简意赅,抓住关键问题,务求实效。办法还有很多,可以自己不断创造。

  我有时想,可以把研究生比作嗷嗷待哺的雏鸟,把导师比作亲鸟。亲鸟喂食时,总是那些“积极主动”的雏鸟能获得更多的喂食。作为雏鸟,别抱怨自己得不到充分喂食,经常想想:“我发挥主动精神了吗?”





欢迎光临 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http://bbs.zzuedu.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