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标题:
2010年考研政治考前绝对预测
[打印本页]
作者:
郑大考研网1
时间:
2010-1-8 12:39
标题:
2010年考研政治考前绝对预测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理论必记
1
.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
对立统一规律为重中之重
2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关系原理
3
.意识能动反作用
4
.真理二重性
5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人民群众史观
6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
7
.资本有机构成;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区分以及意义
8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与社会主义企业的资本运行
9
.价值规律
(二)灵活运用
1
.运用社会发展规律和矛盾同一性、斗争性原理论述社会主义首先在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依据。
2
.运用实践决定认识和辩证法关于发展的原理,论述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品质的依据和意义。
3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哪些变化?运用社会发展动力学说分析其原因,结合矛盾不平衡原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分析其实质。
4
.运用联系推动发展以及矛盾的作用的原理,论述经济全球化的作用。运用两点论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性质
作者:
郑大考研网1
时间:
2010-1-8 12:39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一)理论必记
1.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经验都有哪些?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
2.中国50年代选择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4.科学发展观。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注民生话题(就业、医疗改革、社会保障体系)。
6.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强环保,建设双型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意与全球气候大会相关内容联系;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内容相联系、哲学和思修中的人与自然关系内容相结合)。
7.改革开放论(胡锦涛“12•18”讲话内容)。
8.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建设(与十七届四中全会的重点)。
9.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0.毛、邓、江、胡分配政策的变化;收入分配制度。
(二)灵活运用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2.运用“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和科学发展观的相关原理,论述在国际金融风暴的背景下“保八”的依据和意义。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和意义;如何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4.建设创新性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措施。
5.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三权分立”的区别。
作者:
郑大考研网1
时间:
2010-1-8 12:40
第三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部分
(一)理论必记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2.抗战结束后三种主张,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走不通,50年代选择社会主义的依据。
3.辛亥革命。
4.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路线。
附:党不同时期土地政策及土地所有权
1.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
①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采取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到1931年前后,基本形成了一条比较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限制富农
②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③1947年.中共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满足贫雇农的要求,不能损害中农的利益 。
④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土地改革法》,实行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保护富农政策,保存富农经济(合作化后)从限制到逐步消灭富农
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2.土地所有权的问题:
1927-1931 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1931-1956 使用权和所有权归农民所有 ,1956至今土地公有,十六届三中全会:农民承包的土地使用权可以有偿转让。
(二)灵活运用
1.我国建立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怎样形成的?有那些特点?
2.试述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关于统一战线的实践与理论;统一战线的意义。
3.辛亥革命后中国出现了哪些建国主张并加以评述;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经验有那些?
作者:
郑大考研网1
时间:
2010-1-8 12:40
第四部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一)理论必记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意与毛特P106联系)。
2.新时期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国庆60周年大庆胡书记讲话、三个坚定不移、民族复兴、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3.人生价值(注意与哲学部分联系)。
4.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与毛特民生-----就业话题结合)。
5.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注意与毛特联系)、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6.宪法、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法治与德治关系。
(二)灵活运用
1.人生价值的含义、评价标准;如何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内容是什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3.社会主义法治的含义和本质是什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爱国主义的内涵与时代价值;如何认识爱国主义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关系?怎样成为忠诚的爱国者?
作者:
郑大考研网1
时间:
2010-1-8 12:40
第五部分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及形势政策
(一)理论必记
1.四中全会提出,党内民主建设的根本是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
2.胡锦涛2009年9月23日在联合是发表讲话指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需要:A用更广阔的视野审视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B用更全面的观点看待发展,促进共同繁荣;C用更开放的态度开展合作,推动互利共赢;用更宽广的胸襟相互包容,实现和谐共处;
3.2009年4月1日,胡锦涛在伦敦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面,提出新时期中美关系的特点应当是积极、全面、合作的关系。
4.胡锦涛在国庆讲话中指出,为了建设好自己的国家、对世界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将:A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C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5.2008年12月以色列所发动的对巴勒斯坦哈马斯的空袭行动的名称是“铸铅行动”。
(二)灵活运用
1.中美关系、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威胁,新国家安全观。
2.胡书记12.18讲话
3.17届四中全会
4.六个为什么
5.胡对台六点意见
6.抵御金融危机,联合国气候峰会分析气候问题和安全问题
7.和平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作者:
郑大考研网1
时间:
2010-1-8 12:40
附:典型例题
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列宁在谈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1)为什么说“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
(2)“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其具体原因是什么?
(3)列宁的上述该论断包含了什么哲学原理?
2.阅读下列关于改革开放30周年的一组材料
材料1 邓小平指出:“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对于对改革一时持有怀疑或担心的人,“处理的办法也一样,就是拿事实来说话,让改革的实际进展来说服他们。”
材料2 江泽民同志强调,“在深化改革中,要坚持按照邓小平同志所说的两句话去做,胆子要大,步子要稳。” “既要做持久的努力,又要有紧迫感;既要坚定方向,又要从实际出发,区别不同情况,积极推进”。 还指出,“必须抓紧制定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在具体实施时,要十分注意配套、协调,有的需要经过试验”。江泽民同志特别强调,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指出,“改革、发展、稳定,好比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他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江泽民同志根据我国新时期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的对外开放思想,提出了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大举措。强调指出,“‘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们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两个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方面,缺一不可。”14 江泽民同志形象地说:“‘引进来’和‘走出去’是对外开放的两个轮子,必须同时转动起来。”
材料3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指出:事实雄辩的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兴民兴,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请回答:
(1)我国从1978年以来主要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改革,改革主要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
(2)为什么说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3)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什么?
(4)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如何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答案要点】(1)我国从1978年以来主要进行的改革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转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成就是空前的、辉煌的。改革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生产力获得了快速发展,综合国家有了很大的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极大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地提升了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改革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
(2)改革和革命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障碍。改革开放是党在新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他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改,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他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因此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①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②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4)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最重要的依据,就是邓小平关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两个重要观点。①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举措:第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第二,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促进国内产业优化升级;第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乌鲁木齐7月6日电:7月5日20时左右,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截止到23时30分,已有多名无辜群众和一名武警被杀害。据了解,以民族分裂分子热比娅为首的“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近日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渠道煽动闹事“要勇敢一点”、“要出点大事”。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指出,事实表明,这是一起由境外遥控指挥、煽动,境内具体组织实施,有预谋、有组织的暴力犯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调集警力处置。 ——摘自新华网
材料2 2009年9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新疆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白皮书称,新疆的发展与进步,是新疆各族人民高举民族团结大旗共同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成功实践。
白皮书指出,新疆的发展与进步有目共睹。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有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的关怀和支持,有新疆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伴随国家的发展与进步,新疆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白皮书说,新疆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逐渐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现代工业体系逐步形成,矿产资源有效开发,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业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白皮书说,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形成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但是从旧中国延续下来的“东突”势力依旧存在。“东突”势力严重侵害新疆各族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人权。严重干扰破坏新疆的经济发展,还对地区安全与稳定构成了威胁。
白皮书表示,“东突”势力对新疆各族人民实施的暴力恐怖活动,是对中国宪法和法律的公开挑战,是严重的反社会、反人类的暴力犯罪行为。
结合材料回答:
(1) 试述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和内容。
(2)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4.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钱学森的报国情怀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 1935年去美留学,1936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考取了冯•卡门教授的博士研究生,冯•卡门是美国航空科技领域的权威,人们把其称为“超音速飞机之父”。 钱学森获得博士学位以后。导师把他留在身边工作,很快,钱学森便在数学和力学两个领域崭露头角,师生两共同开创了举世瞩目的“卡门——钱学森公式”。冯•卡门很快提出了高声速流的概念,又由钱学森证明了这个概念,为国际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此,钱学森的名字传遍了世界。
1947年2月,37的岁钱学森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一位正教授,也是终身教授。这是许多人朝思暮想的职位,不仅可以享有优厚的工作、生活待遇,而且表明他在美国前途无量。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时,钱学森激动地彻夜难眠,他归心似箭,毅然决定返回中国。钱学森不动声色的与中国学者商量归国计划。当美国当局得知钱学森准备回国时,他们开始千方百计进行阻挠,美国军界的一些同事劝他不要回国,一些好心朋友也劝他不要轻易离开美国,一些头面人物也用名誉、地位等挽留他,美国当局还派特务监视他的一举一动。1950年7月,美国军方吊销了他参与机密研究工作的证件,使其无法再从事喷气推进的科研工作,从此使原本计划在暑假回国的钱学森决定立即提前回国,他不顾危险,预定了飞机票,并将行李装上驳船,做好了托运准备。对于钱学森的坚决态度,美军方公然威胁道:“我们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能让他离开美国,那些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的情况,他知道的太多了,无论在哪里,他都能抵得上五个师,我们绝不能把这五个师白白奉送给中国”。9月9日,钱学森竟被当局逮捕,关押在特米那岛上达半个月之久。关押期间,看守人员为了折磨他,晚上每隔10分钟便跑进室内开亮一次电灯,使他始终无法入眠。当时他的导师远在欧洲,得息情况后,他与加州理工学院的许多师生立即向移民局提出了强烈抗议,杜布里奇院长还亲往华盛顿要求释放,为了营救钱学森,他们还募集了15000美元的保险金,钱学森终于被开释,但他的身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他的体重下降了30磅。
获得释放的钱学森事实上仍然受到监视,他含愤过了整整5年变相的软禁生活,联邦调查局时常闯入他的住宅捣乱,他的信件和电话都受到了检查,那几年,他们全家一夕三惊,为此经常搬家。但他的夫人蒋英回忆说:“我们总是身边放三只轻便的箱子,天天准备随时获准搭机回国。”与此同时,新中国无时不在牵挂着海外的中华儿女。1955年6月,钱学森的一封信经过千难万险,终于转到了周恩来总理手中,钱学森在信中表达了早日回归祖国的迫切心愿,周总理十分关注此事,同年8月1日,中美两国在日内瓦举行首次大使级会议,在中国政府的强烈要求下,美国当局迫于压力不得不允许钱学森全家离境。得到通知,他们全家欣喜若狂。1955年9月17日,与美国当局整整进行了5年艰苦抗争的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回归的航程。
作为“两弹一星”的功臣受到国家表彰的钱学森,在荣誉面前是这样说的:“说是表彰我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论’方面所做的一切工作。我想这里面‘中国’两个字是最重要的。
材料2
姚明在2001年的亚洲篮球锦标赛上帮助中国国家队夺得冠军。2002年6月26日,在美国的选秀大会上,休斯顿火箭队顺利挑到了中国的中锋姚明,他也成为联盟历史上第一个在首轮第一位被选中的外国球员。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姚明开始NBA之旅的时候,他签下了对中国篮协的保证书,保证随时听从国家队的召唤,他说:“无论何时,也无论我是否在火箭队打球,我首先是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的成员。”在2002年9月份的世界男篮锦标赛上,外国记者问姚明:“你我为什么偏要来打这个世锦赛?”姚明当时一点都没犹豫,马上看着记者说:“Because I am a Chinese player(因为我是中国球员)。”姚明认为,他能够有今天,能够到NBA去打球,除了他自己的努力以外,是国家培养的结果。他明确表态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会回国效力,带领国家男篮完成2004年奥运会,特别是在北京举行的2008年奥运会的任务,来报答全国球迷对中国男篮的期望。
问题:
(1)结合材料1、材料2,谈谈什么是爱国主义?谈谈大学生如何做忠贞的爱国者?
(2)结合材料1,谈谈怎样理解“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答案要点】(1)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大学生应当:第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第二、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第三、增强国防观念;第四、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具体略)
(2)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理应为全人类服务。科学无国界,但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家的命运都与自己的祖国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知识是无国界的,但科学知识的运用却不可能离开具体的国家。
5.根据材料题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今年初,布热津斯基在华盛顿接受日本《读卖新闻》专访时说,“在双边关系方面,美国应该加强与中国的关系,确立G2的关系。”布热津斯基是卡特总统时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是美国最重要的战略家之一,更重要的是他还是奥巴马在竞选期间的外交问题顾问。他对G2的公开支持,让日本媒体惊呼“这恐怕不只是一种幻想”。
战略界的声音也迅速传到了政策层。今年3月,世界银行行长、前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撰文表示,中美两国必须成为20国集团的引擎,“没有G2强劲发展,20国集团就将会令人失望”。不久后,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在《卫报》发表观点表示,中国将成为21世纪“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未来的几十年间,中国将与美国一道,成为两支“权威力量”,成为“世界两强”。米利班德是西方第一位公开支持建立“G2”的在任政治家。
尽管美国总统奥巴马以及其他政府高级官员并未对“G2”做过公开表态,但国务卿希拉里在访问中国时提到的中美“同舟共济”,令外界遐想不已,被外界观察人士看作是对“G2”的间接承认。甚至有日本媒体以“G2”来描述美国新政府的对华政策。
以上材料表明的是什么观点,其实质是什么?结合相关原理进行评述。
参考答案:
(1)以上材料表明的观点是“中美共治世界论”,实质上是主张建立世界政治经济的两极格局。
(2)该观点的出现的主要原因有:A,美国国力的下降,无法实现其“单独领导世界”的企图;B,中国的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作用不断扩大。
(3)该观点是错误的。A,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立和谐世界,主张各国一律平等,不追求高人一等的国际地位。B,当今世界的发展方向是多极化,多极化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和各国人民的利益及意愿;因此,单极或者两级是不得人心和无法实现的。
6.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刚刚结束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曾被很多人称作是“拯救地球的最后一次机会”。但在本次会议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两大阵营的众多分歧依旧没有解决,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也不具法律约束力,有关气候变化问题的谈判还将继续下去。明年,将在墨西哥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六次缔约方会议。因潘基文曾表示将在2010年尽力推动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变化协议,而被认为是“哥本哈根把最后一次机会留给了墨西哥”。
从1990年联合国大会启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开始,在过去近20年的国际气候治理行动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是最重要的国际气候治理成果。但期间任何一次谈判都进行得艰难异常。从1991年政府间谈判委员会成立,气候谈判开始启动到1994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效历时3年,而围绕其后续法律文件的谈判,190多个国家坐在一起整整谈了15年。其中,仅《京都议定书》生效就耗时8年。
根据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达成的“巴厘路线图”授权,各缔约方应该在2009年底之前就2012年后国际气候制度达成新的国际协议,接替即将到期的《京都议定书》,确立发达国家第二承诺期的减排义务。但很多人都没有料到,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谈判会进行得如此艰难。
气候谈判中两个最关键问题——减排指标和资金各方分歧巨大。一方面,发达国家未能就2012年以后的中期减排目标做出量化承诺;另一方面,他们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所应提供的资金支持迟迟没有具体方案。部分发达国家甚至还提出抛弃《京都议定书》或将其纳入一个“单一新协议”的提议。
巴西总统卢拉严厉批评发达国家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与发展中国家“讨价还价”并以此来摆脱自己的历史责任。卢拉还呼吁,要对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增加“透明度”以及接受核查与监督的做法保持警惕。南非《星期日时报》20日的报道也指出,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发达国家试图边缘化发展中国家的做法不可接受。
在发达国家阵营中,欧盟作为气候谈判的发起者一直是重要的政治力量,将气候变化问题看作是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机遇。以美国为首组成的“伞形国家”集团曾经力量非常强大,包括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俄罗斯等国。但随着日本、加拿大和俄罗斯先后批准《京都议定书》,“伞形国家”集团形式上瓦解,力量大大削弱。
广大发展中国家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最为直接,同时,适应能力也最弱,亟需发达国家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援助,而发达国家“口惠而实不至”以及企图为发展中国家设置绝对量化减排目标的做法,大大激化了南北两大阵营的矛盾。在本次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一些非洲国家的抗议曾导致会议一度中断。
(1) 在气候问题上,南北国家之间的分歧有那些?症结何在?
(2) 南北矛盾的根源是什么?如何解决?
(3) 南南合作的意义与作用?
7.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国的强盛和复兴,中国人先后进行过那些探索和努力?其内容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8.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经验是什么?
作者:
郑大考研网1
时间:
2010-1-8 12:41
其他推荐关注点:
一、 马原
1、 运用社会发展规律和矛盾同一性、斗争性原理论述社会主义首先在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依据。
2、 运用实践决定认识和辩证法关于发展的原理,论述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品质的依据和意义。
3、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那些变化?运用社会发展动力学说分析其原因,结合矛盾不平衡原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分析其实质。
4、运用联系推动发展以及矛盾的作用的原理,论述经济全球化的作用。运用两点论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性质
二、 毛特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2、 运用“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和科学发展观的相关原理,论述在国际金融风暴的背景下“保八”的依据和意义。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和意义;如何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4、 建设创新性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措施。
5、 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三权分立”的区别。
三、 近现代史
1、我国建立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怎样形成的?有那些特点?
2、试述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关于统一战线的实践与理论;统一战线的意义。
3、辛亥革命后中国出现了那些建国主张并加以评述;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经验有那些?
四、 思法
1、人生价值的含义、评价标准;如何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内容是什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3、社会主义法治的含义和本质是什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爱国主义的内涵与时代价值;如何认识爱国主义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关系?怎样成为忠诚的爱国者?
五、 当代
材料:今年初,布热津斯基在华盛顿接受日本《读卖新闻》专访时说,“在双边关系方面,美国应该加强与中国的关系,确立G2的关系。”布热津斯基是卡特总统时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是美国最重要的战略家之一,更重要的是他还是奥巴马在竞选期间的外交问题顾问。他对G2的公开支持,让日本媒体惊呼“这恐怕不只是一种幻想”。
战略界的声音也迅速传到了政策层。今年3月,世界银行行长、前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撰文表示,中美两国必须成为20国集团的引擎,“没有G2强劲发展,20国集团就将会令人失望”。不久后,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在《卫报》发表观点表示,中国将成为21世纪“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未来的几十年间,中国将与美国一道,成为两支“权威力量”,成为“世界两强”。米利班德是西方第一位公开支持建立“G2”的在任政治家。
尽管美国总统奥巴马以及其他政府高级官员并未对“G2”做过公开表态,但国务卿希拉里在访问中国时提到的中美“同舟共济”,令外界遐想不已,被外界观察人士看作是对“G2”的间接承认。甚至有日本媒体以“G2”来描述美国新政府的对华政策。
以上材料表明的是什么观点,其实质是什么?结合相关原理进行评述。
参考答案:
(1)以上材料表明的观点是“中美共治世界论”,实质上是主张建立世界政治经济的两极格局。
(2)该观点的出现的主要原因有:A,美国国力的下降,无法实现其“单独领导世界”的企图;B,中国的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作用不断扩大。
(3)该观点是错误的。A,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立和谐世界,主张各国一律平等,不追求高人一等的国际地位。B,当今世界的发展方向是多极化,多极化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和各国人民的利益及意愿;因此,单极或者两级是不得人心和无法实现的。
六,形势与政策
1, 四中全会提出,党内民主建设的根本是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
2, 胡锦涛2009年9月23日在联合是发表讲话指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需要:A用更广阔的视野审视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B用更全面的观点看待发展,促进共同繁荣;C用更开放的态度开展合作,推动互利共赢;用更宽广的胸襟相互包容,实现和谐共处;
3, 2009年4月1日,胡锦涛在伦敦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面,提出新时期中美关系的特点应当是积极、全面、合作的关系。
4, 胡锦涛在国庆讲话中指出,为了建设好自己的国家、对世界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将:A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C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008年12月以色列所发动的对巴勒斯坦哈马斯的空袭行动的名称是“铸铅行动”
欢迎光临 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http://bbs.zzuedu.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