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4542

主题

0

好友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

UID
6
性别
保密
帖子
9226
注册时间
2007-3-25

建设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19 11:06: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权威推荐:郑州大学2023年考研内部权威资料【点击查看】
总部地址:郑州大学主校区育博书店
考研咨询热线:13633846090(同微信,请优先微信联系)
---------------------------------------------------------------------------------------
郑大文学院美学专业2012年招生导师信息

01中西美学比较             宋国栋
                           李庚香
02中国美学史               史鸿文
                           程勇贞
03影视美学                 史鸿文
                             张月
04环境美学                 张敏
05美育与艺术教育           卢焱
                                  乔学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4542

主题

0

好友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

UID
6
性别
保密
帖子
9226
注册时间
2007-3-25

建设

2#
发表于 2011-10-19 11:10:03 |只看该作者

张敏

张敏,祖籍河北武安市,生长于河南郑州市。
主要论文:
1.《阿诺德·伯林特的环境美学建构》2004.4,《文艺研究》
2.《农业景观中生产性与审美性的统一》2004.3,《湖南社会科学》
3.《环境美学:当代美学的新发展》2005.3,《湖北社会科学》
4.《哈尼族聚落景观的美学思考》2005.1,《贵州大学学报》
5.《农业景观中价值的矛盾统一关系》2008年.8,《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6.《农耕环境下文化价值的考察》2009.1,《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7.《中原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2008年6月28日,《中国文化报》
8.《城市雕塑与城市环境》2009.3,《郑州大学学报》

著作:                                       
1《美学建构中的尝试与问题》,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合著。
2《环境美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译著。
3《环境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参与。

项目:
1.2005年参与武汉大学陈望衡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环境美学基本问题研究”。
2.2006年参与郑州大学高丹盈校长主持的国家重大课题“中原文化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建设”,并担任子项目主持人。
3.2007年主持郑州大学培育基金人文社科项目“中原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
4.2010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业环境审美价值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42

主题

0

好友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

UID
6
性别
保密
帖子
9226
注册时间
2007-3-25

建设

3#
发表于 2011-10-19 11:10:31 |只看该作者

张月

张月,教授,硕士生导师,文艺学学科带头人,文艺心理学学会会员,中国性学会会员及人文委员,河南省文艺学学会会员,祖籍江苏,1959年9月10日生于河南省开封市。1982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外语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7年师从鲁枢元先生,学习文艺心理学,1990年获文艺学硕士学位。1991年至1993年赴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社会学系访学,归国后回文学院执教,1993年晋升为副教授,1998年晋升为教授。自2003年9月始,师从李友梅先生,研习组织社会学与决策分析,在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
一、主要论文:
1、“新视域中的西方文明”ISBN7-5306-4000-3G .563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
2、“消费社会里的集聚与消解——消费社会的中国式解读”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3、“中西文学艺术家的精神生态” ISBN7-81048-734-5/G .25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4、“平等的神话 ” 《东方》2002年第5期。
5、“从男性歇斯底里到集体无意识” 《东方》2002年第4期。
6、“观看与想象:关于形象学和异国形象” 《郑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7、“走近乡土大师的《村子》” 《文汇读书周报》2001年6月9日第3版。
8、“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论及其价值——《自杀论》的社会学方法论解读”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9、“大学生政治热情的社会学观察——从‘传单’到‘传销’的变化” 煤炭高等教育 2004年 22卷 6期。
10、“创造的世界” 《中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11、“文学的消费:美国大众文学巡视” 《郑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12、“艺术创造与疯狂” 《郑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13、“文学艺术的种系发生” 《中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14、“划时代的性学研究巨著”ISBN7-104-01021-1/C . 15 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6月。
15、“当代艺术家的心理错位” 《市场经济与文艺定位》 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4月。
16、“原始基型与感性具象” 《郑州大学学报》CN411027/1,1998年第4期。
17、“市场价值与艺术家的心理悖谬” 《莽原》CN41-1004/1,1998年第4期。
18、“神话:生命意识的共相”《中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19、“生命的原色” ISBN7-80538-750-8,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
20、“天意与人意” ISBN7-80538-750-8,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
21、“众生的命运” ISBN7-80538-8,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
22、“性文学” 《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ISBN7-50000-5938-8,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6月。
23、“文艺与性审美” 《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6 月。
24、“雕塑绘画与性审美” 《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6 月。
25、“生命之间的对话”ISBN7-80538-750-8 中原农民出版社 1994年12月。
26、“音乐与性审美” 《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6 月。
27、“文学女人的感悟” ISBN7-80537-670-0 海燕出版社,1996年6月
28、“文学与性审美” 《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6 月。
29、“略论文化的心理发生”《中州学刊》1989年第2期。
30、“舞蹈与性审美” 《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6 月。
31、“试论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郑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
32、“关于荣格”ISBN7-5400-0004-XI.5 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年7月。
33、“西方性文学”《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6 月。
34、“海德格尔——二十世纪的冥思者” ISBN7-5400-02042/I.191 黄河文艺出版社1989年9月。
35、“性文艺”《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6 月。
36、“文学艺术的个体心理发生”《郑州铁路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2月。
37、“生命意义探索者的心声”《中国图书评论》1989年第1期。

二、译著、著述及编著:
1、《西方人文史》(约80万字)ISBN7-5306-4000-3G.563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
  2、《西方人文史》(约70万字)ISBN7-5306-4000-3G.563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
3、《后现代与后工业》(剑桥集粹)(约25万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
4、《文艺心理学大词典》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
5、《村子》(约33万字)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4月
6、《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任分卷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6 月。
7、《海特性学报告》ISBN7-80538-750-8/I.315 中原农民出版社 1994年12月。
8、《人及其表象》ISBN7-80035-344-3/B11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年10月。
9、《永未完结的故事》ISBN7-5350-0161-0/I48 海燕出版社1990年8月
10、《诗·语言·思》ISBN7-5400-02042/I.191 黄河文艺出版社1989年9月。
11、《市场经济与文艺定位》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4月。
12、《世纪之书》 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6月。
13、《第十二号座位上的乘客》(约29万字)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
14、《金融家》(约46万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
15、《巨人》(约51万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
16、《斯多噶》(约45万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
17、《荣格心理学纲要》ISBN7-5400-0004-XI.5 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年7月。

三、科研项目:
1、《市场经济与文艺定位》 国家95社科规划项目,1998年结项。主要成员之一。
2、《当代文学批评:叙事与价值》国家95社科规划项目,2000年结项,主要成员之一。
3、《面向二十一世纪文艺学主干课程内容与方法改革研究》省教委项目,2001年结项。
4、《艺术家生态研究》河南省教委85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个人独立项目。
5、《文艺心理学著译丛书》,河南省85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要成员之一。
6、《文艺心理学大词典》三省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要成员之一。

四、奖项:
1、河南省教委2001年文艺学主干课程改革研究一等奖。
2、河南省教委1998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

五、讲授课程:
本科课程
“西方传统文艺理论”
“文艺心理学”
研究生课程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研究”
“文艺心理学专题研究”
“心理学与哲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42

主题

0

好友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

UID
6
性别
保密
帖子
9226
注册时间
2007-3-25

建设

4#
发表于 2011-10-19 11:14:17 |只看该作者
卢焱,男,1964年生,河南郸城人,1987年毕业后留校从事教学管理工作,1995年3月转入教师岗位,1998年晋升副教授,2006年晋升教授,从事写作学、编辑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一.学术论文:

1.《川端康成虚无思想的集中体现》,《郑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署名卢燕),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10期;

2.《生命的媚俗与写真》,《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署名卢燕),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96年第6期;

3.《各巨匠心的人物塑造》,《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署名卢燕);

4.《刘震云中篇小说的审美指向》,《郑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5.《权力意识:刘震云小说的精髓》,《焦作工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

6.《隐藏在美丽悲哀后的虚无思想》,《郑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7.《现场短新闻的审美特征》,《新闻爱好者》2000年第3期;

8.《社会新闻的三个选择》,《郑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9.《关注都市百姓生活 探索电视传媒新机制》,《新闻爱好者》2000年第11期;

10.《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审美差异》,《焦作工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11.《论电视新闻美学》,《焦作工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12.《小栏目反映的大主题》,《新闻爱好者》2001年第3期;

13.《面向纯朴人生的沉重思考》,《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14.《重视与忽视》,《声屏世界》2001年第6期;

15.《关于省级电视的理性思考》,《焦作工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16.《<梨园春>的传播学思考》(与人合著),《新闻爱好者》2003年第9期;

17.《“三农”语境下媒体的农村战略》,《郑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18.《论新闻意境》,《焦作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9.《唯美爱情的挽歌》,《文艺报》,2005年3月10日;

20.《刘震云小说的批判意识》,《文艺报》,2005年9月8日;

21.《<梨园春>传播效果的思考》,《声屏世界》,2005年第8期;

22.《从传统到现代》,《郑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23.《余华小说死亡主题的嬗变》,《中州学刊》,2006年第4期;

24.《传播学视野中的文化产业创新》,《郑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25.《生命的叙述:从写真到媚俗》,《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26.《论新闻细节》,《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27.《校园心理剧: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河南教育(基教版)》,2008年第10期。



二、学术著作:

1.《中原文化精神》(与人合著),新疆大学出版社,1996年;

2.《中国文化精品·诗词》,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3.《新闻美学初论》,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

4. 《广播电视法规与职业道德》(与人合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



三、完成的科研规划项目:

1.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当代生态美学的理论建构》(第一参与人,2000年结项)

2.河南省教育委员会科研规划项目:《新闻作品的审美创造》(项目负责人,2002年结项);

3.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京沪粤豫省(市)委机关报要闻版版面比较分析》(项目负责人,2004年结项)。

四、获得的主要奖励:

1.《探索建设文科实习基地新的路子,培养振兴河南经济建设有用人才》,河南省首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项目第三参与人,1997年);

2.《中原文化精神》,河南省社科联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997年),

                    河南省教委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998年),

                            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青年奖(1999年)。

3. 获奖 《新闻美学初论》获河南省教育厅2004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 ( 豫ICP备07041838号 ) |

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Powered by 育博书店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