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82616
- 在线时间
- 3743 小时
- 精华
- 166
- UID
- 6
- 性别
- 保密
- 帖子
- 9226
- 威望
- 82616
- 金钱
- 83469
- 注册时间
- 2007-3-25
- UID
- 6
- 性别
- 保密
- 帖子
- 9226
- 注册时间
- 2007-3-25
|
第六问:导师如何看待“考生联系导师”?
丁文军:复试前自我推荐一下是有必要的
因为短短20分钟的面试不足以全面了解,导师也希望能更透彻地了解学生,所以复试前的自我推荐是很必要的。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获取导师的信息,给导师发邮件介绍自己的情况,一般我都会对收到的邮件进行回复。如果报考的是生物医学,那我就会实话告诉跨专业考生要谨慎报考,而化学类的考生我很欢迎,因为像这种交叉学科会考虑多方面的素质。当然,也可以请别人引荐,或者可以约时间面见。
曹勇:提前的交流会让考生收益匪浅
考生在面试前联系导师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提前的情感沟通和交流会让考生受益匪浅。曾经有一位跨专业报考的考生在考前咨询我,经过分析后我发现,这位考生专业跨度太大,不适合报考我的专业研究方向,于是我建议他换一个方向报考。
姜洪义:是否联系导师可视情况而定
每个学校的复试规则不同,考生只需要展示真实的自我就好。比如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是先复试然后再选择导师,所以考生联系导师与否关系不大。但联系一下也是有好处的,一般可用电子邮件、打电话的方式。
冯教授:言行谨慎,避免引起导师反感
排名比较靠后或者是接近复试线的考生及时联系导师,可能会增加录取的可能,但是联系导师一定要谨慎,最主要的还是让老师感觉到你对于求学的热切期望,而不是专门为了找关系而联系导师的,避免引起导师的反感。如果有师兄师姐引见,那是最好不过的。
刘教授:在指导思想上不要陷入误区
在面试前没有必要联系导师,现在好多考生陷入一种认识的误区,认为联系导师就能帮助自己录取,其实不然,录取与否最主要的还是看考生的综合实力。
第七问:在考场中应该如何做?
高随祥:三大要点考生应牢记
1.最重要的不是答案。自我介绍要进行一定的事前准备,你的经历比你的名字更重要。重点要介绍你做过什么研究、论文题目是什么等学术方面的经验,其他证明自己能力的事情都可以简要介绍。注意只做介绍,不做评价,要让事实说话,用经历不言自明。
回答问题的过程是考生各方面能力的展现过程。首先考生对提出的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要想当然地给出非此即彼的答案,要把你的思考过程、分析脉络表述出来,考官看重的不是你的答案,而是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其次,在口头表达上尽量简洁明了,要运用学科专业术语对问题进行专业解读,条理分明逻辑清晰,切忌乱扯乱谈。言语尽量做到利索干练,不要絮絮叨叨。优秀的面试者是占据主动权的考生,你要用你的话题吸引考官的关注,提起考官的兴趣,把他们往你熟悉的领域引导,扬长避短主动出击。
2.过度表现可能让你一败涂地。夸夸其谈、不懂装懂的表现是最致命的,这反应出你的学风和态度,给人不踏实的印象。碰到不会的问题就直截告知忘了或不会,没有必要弄虚作假,欲盖弥彰。当然也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明明知道还要假谦虚,知道多少就回答多少,这方面要实事求是。
3.导师们的“最欣赏”与“最反感”。导师们最欣赏的考生就是,问他一个问题,他自己会一一展开然后进行透彻分析,从中可以看出他的知识体系、思想脉络。比如一个数学系的学生在回答“函数可导是不是一定连续,连续的函数是不是一定可导”这个问题时,他会就两部分进行全面透彻的解答,举出例子来说明自己的答案,反映出高超的分析能力。这个问题讲清楚之后,导师会接着引出下一个问题,“把范围限定在复变函数中,这个命题又有什么变化”,该学生会接着给出自己的解答。这样的过程对于提问的老师是愉悦的,因为考生的触类旁通伸到了老师最舒服的穴位,这种通透的回答无疑完成了一次完美的互动。
导师们最反感的就是上来吹嘘自己多么厉害,结果提了一个问题就马上失色的考生,或者是所答非所问的考生。自信是必须的,但自信往往不是表现出来的,而是透过面试的过程自然流露出来的。
丁文军:复试就像Interview
奇装异服不好,过于随便也不要,因为研究生复试就像一个Interview一样,要尊重别人。语言表达最好简洁、有条理,做到叙述到位、到点、准确、清晰,表现自己宽广的知识面很好,但不要过于絮叨。我十分反感夸夸其谈的行为,对于问题不会千万别假装会,否则会给出风马牛不相及的答案,从而失掉印象分。
姜洪义:态度要端正,陈述要流畅
面试过程中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考生本科期间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计算机操作能力、外语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并不要求十分精确的答案,只要流畅清楚地陈述就可以了。
复试中首先要端正态度,不要表现出一副无所谓或者满不在乎的样子,同时要控制好回答问题的时间。
第八问:导师们喜欢什么性格的考生?
高随祥:内向的性格不是致命弱点
内向、胆小、腼腆但是有能力的考生,会丢一定的分数,但不会对录取结果产生本质的影响。有一类学生可能考试能力很强,但分析问题能力差,创新上更是乏善可陈,自己不会做也没有想法,这是很可怕的。比起踏实认真但思维一般的学生,导师更喜欢脑筋灵活的学生。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人才的最理想状态是既肯用功又踏实,同时思维清晰能解决问题的学生。
丁文军:稳重而开朗,这样的学生很好
性格方面,过于张扬的学生不好管理,过于内向的学生不好交流,所以最好是一张一弛中性为好,这样的学生更适于做科研。我希望学生能有灵活的思维,同时又能静下心来从事研究,经过几年的系统训练后能自信地走向社会。
一些普通院校的学生,他们的优点是稳重听话,但因为学校学术环境的限制,可能即使进入研究生阶段也有很多路要走,会出现心力不足的状况,但他们通过多学多问也许能赶上来。所以不是说考上就结束了的问题,到后面才真正见分晓。
在面试中,我们会对考生进行心理测试,考查考生的团队精神,这通过他的业余爱好、参加的活动可以看出。现在很多学生都以自我为中心,习惯单打独斗,没有公益责任心,这样的学生是不适于我们这种专业的研究生学业的。
冯教授:合格的研究生要有自制力
性格特征可能会对评价有影响,但是这个影响不会是决定性的。个性很张扬的考生不容易获得老师的好感,比如说一些考生自以为所学很广,在导师面前卖弄自己的知识,一点都不谦虚,实际上在导师看来那仅是些皮毛,这样的学生大多不会被导师录取。
我觉得一个合格的研究生一定要有很好的自制力,毕竟研究生阶段基本是以自学为主,较强的自制力才能保证踏实做学问、搞研究,才会出成绩,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往往容易走偏路。
曹勇:踏实肯干是一个优点
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的一点就是他们需要做课题和写论文,而这两项学习任务都需要刻苦努力的精神、坐得住冷板凳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勇气。所以,一般踏实肯干的考生最容易得到导师的青睐。学生们诚实的品质是老师最看重的,回答问题的时候高谈阔论、过度表现自己、不讲礼节、诚实度不够和超时的考生一般不受欢迎。
张教授:强烈的求学欲望重过性格
健谈,说话思路清晰,坦诚不说大话,谦虚,对热点问题把握很好,这类考生最容易得到导师的青睐。考生的性格,只要不是太高傲、太孤僻应该影响不大。作为合格的研究生一定要表现出你的求知欲和对学校、专业的向往。
第九问:导师们会在哪些细节上观察考生?
丁文军:细节观察从擦黑板开始
我们会通过一些小细节来考查学生的素质,通常是设计一些“小陷阱”,比如擦黑板、拣纸屑等,因为科研讲究的就是注重细节。
在面试时我们采用交流而非审问的方式,让学生迅速进入状态。会问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小问题,像“解释一下植物的午休习惯”等,这些都是从不同角度考查思维能力和专业能力。
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一些小的实验的操作,考查其基本功。之后还会对报考我的学生单独进行一个谈话面试,对因为紧张而可能会发挥失常的学生进行补救,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最后还会要求学生写一下复试感想,可以从中考查思维的逻辑性、文字表达能力、语文功底,甚至还有文字书写。
曹勇:礼多人不怪
我们主要通过老师们的观察来考查考生们回答问题的质量,待人接物的能力。比如,对人要礼貌,要在被叫到名字的时候才进门,进门前要敲门、见到老师要问好等等。
刘教授:站有站姿,坐有坐姿
做事踏实、稳重,为人实在,有较强的学习钻研的劲头,能真正投身于学习,是导师比较欣赏的类型。而相反,行为随便不够端庄,谈吐比较傲慢的考生一般会比较排斥。我们可以从一些小细节来看,比如有的考生坐在座位上无意识的翘腿或者抖动,有的考生在回答导师问题时,为了展现自己的才华,用手指对着导师比来划去,这些都是对导师的一种不尊敬。
第十问:面试应该如何着装?
姜洪义:着装得体即可
导师一般都比较喜欢踏实本分的考生,在穿着上像平时一样着装得体即可,不要过于前卫或奇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审美观,这和就业面试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最好要给人一种学生的感觉。
冯教授:穿着不要过于正式
建议考生尽量不要穿着过于正式,毕竟这种面试不是找工作的面试,太正式了可能会显得过于拘谨;当然也不能太随便,给人一种不本分的感觉,最好还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衣服。女生一定要注意,尽量不要画浓妆,选择浅淡一点的就可以了。
刘教授:合适自己才是好的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建议考生在得体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平时经常穿的类型,没必要搞得很花哨或者很正式。
尾声:导师们寄语2010届考生
高随祥:考研没有绝对的失败者,所有经历都是一笔财富。
丁文军:作为老师来说,希望招到有志于科研的学生,欢迎有硕博连读意向的考生,但一定要言行一致。
姜洪义:从长远着手,贮备好自己的知识,并且调整好心理状态,有志者事竟成。
冯教授:既然选择了考研,不论你是想走学术道路也好,是为了拿学历为找工作增加砝码也好,我都建议考生要认真对待,仔细准备,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精神状态争取实现自己的目标。
曹勇:首先是要有自信的底气,要相信自己。已经选择的方向轻易不要放弃,要一心一意地向着目标奋斗。其次是要胆大心细,这样才能正常发挥。
张教授:复试中自信很重要,一定要向导师表现出你最好的精神状态。一些初试成绩不好的同学最终被录取,就是因为表现出极强的求学欲望,导师想拒绝都难。
刘教授:2009年参加复试的考生面临以往不同的背景,金融危机使得找工作越来越难,建议考生一定要抛弃侥幸心理,牢牢把握住自己复试的机会,认真熟悉复试流程,以完美的表现来征服面试官,实现自己的研究生梦想。
李运抟:独立思考,触类旁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