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12880
- 在线时间
- 32353 小时
- 精华
- 262
- UID
- 1
- 性别
- 女
- 考研年份
- 2014年
- 报考院系
- 公共管理学院
- 帖子
- 19286
- 威望
- 12880
- 金钱
- 61259
- 注册时间
- 2007-3-21
- UID
- 1
- 性别
- 女
- 考研年份
- 2014年
- 报考院系
- 公共管理学院
- 帖子
- 19286
- 注册时间
- 2007-3-21
|
朱泰祺教授给予2009年考研学生
———— 机遇与挑战
太奇学校 朱泰祺
目前大学生的英语考研现状是:总体来说,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与考试大纲的要求差距较大:2007年全国统考英语平均分只有48.84分。怎么办?思想准备和业务准备。
一、从思想准备上看考研成功的三个要素:
1) 决心,即坚强的事业心:所谓事业心实际上就是理想,而理想是我们一切行为的驱动力。俗话说,人没有理想就像鸟儿没有翅膀。浮躁、急功近利和实用主义的世界观正侵蚀着我们年轻一代的心灵。但考研是一场净化我们灵魂的洗礼,它磨练我们的斗志、考验我们的毅力。我们今天浴血奋战将换来我们明天更美好的未来。可见,有了事业心,才会有决心。
2) 信心。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在战术上重视困难。所谓“必胜的信心”,就是指“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对于基础差的考生、对于多年在职的考生、对于艺术类的考生、对于挑战名牌大学的考生,必须正视困难,满怀信心去迎接考研的挑战。
3) 恒心,即百折不挠的毅力:学海无涯,以恒为本。所以考研准备是很艰苦的。就拿英语来说,第一关是词汇:5500个常用词,其中相当大部分是多义词,还有许多成语,需要我们在阅读中去背记、掌握;许多样板作文需要我们去背诵、改写,去进行大量的实践,才能提高写作能力。恒心促使我们努力,而努力,就可能成功;放弃,那肯定是失败。
二、对策:我们应该如何复习英语以便应对明年的挑战?
1) 打好基础,增强实力:什么是基础:1. 掌握词汇的多义性与搭配关系;2.长难句的语法分析能力。
词汇背记要从二个方面着手:
一、从阅读中背记与理解词汇的词义与用法。
二、勤查《实用考研英语词汇学习手册》, 做词汇笔记,常读常背。
2)抓住重点,全面推进:什么是重点?
1.阅读理解(占40分)。通过阅读带动各项 :完形、选搭、英译汉、写作。
精读与快读的关系:上半年以精读为主,即理解文章的主题,划出每一段的中心句和中心句中的关键信息词,把握各段之间的逻辑联系。下半年逐渐转移到以获取信息为主的快速阅读。与此同时适当做一些完形填空、选择搭配题和英译汉练习来巩固词汇知识和阅读技能。到11月中旬开始做模拟冲刺卷。
2.短文写作。如何培养写作能力:分析、背记、改写、套用。
分析范文,把握文章框架结构;背诵范文,强记关键句型;改写范文,进行写作操练;套用范文,走写作捷径。这就是练习写作的基本途径。
三. 如何正确对待历届考研真题,少走弯路?
社会上和考生中有一种误导说法:10年真题做5遍就行了,不必上辅导班、不必买辅导书。为什么说这是误导?
1. 只做真题没有教师指导是盲目的实践。学生怎么知道各个测试项目的考点和应试对策?如果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必将浪费大量时间。
2. 对真题应一分为二:有的题具有方向性,有的题属命题不当。所以应由老师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取舍。盲目做题,犹如瞎子摸象。只见现象、不见本质,只见局部、不见整体。
3. 真题中有的测试项目,如选择搭配题,只考过4年,数量不够,总共只有4篇题材。因此需要辅导教师编写模拟题材供考生操练。
4. 作文真题能使考生了解题目类型,但考过的题目一般不会再考,所以必须有有经验的老师来作文命题的大方向并编写相应复习资料。
5. 真题在命题思路、难度等方面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应有教师来分析试题变化的新动向和发展的总趋势。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10年真题做5遍就行了,不必上辅导班、不必买辅导书”的说法是偏面的、形而上学的。每年许多考生受其误导,损失惨重,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有可能丧失了宝贵的上学机遇。
我认为,辅导老师应该责无旁贷,自己把10年真题做5遍,然后进行总结归纳,去粗取精、精选真题,整理出命题思路、考点设置的规律、复习备考的方法和捷径,编出相应的复习资料,踏踏实实地为繁忙的考研学子做一点工作,让考生可以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而不至于陷入题海之中。
四、参考书:
1)《新编硕士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复习指导(200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包括以下各章:考研英语长难句语法结构试题例解、重点词汇介词搭配例解、完形、阅读理解、选择搭配练习、英译汉和写作。
2)《实用考研英语词汇学习手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3)《硕士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模拟冲刺试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0月份发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