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12880
- 在线时间
- 32353 小时
- 精华
- 262
- UID
- 1
- 性别
- 女
- 考研年份
- 2014年
- 报考院系
- 公共管理学院
- 帖子
- 19286
- 威望
- 12880
- 金钱
- 61259
- 注册时间
- 2007-3-21
- UID
- 1
- 性别
- 女
- 考研年份
- 2014年
- 报考院系
- 公共管理学院
- 帖子
- 19286
- 注册时间
- 2007-3-21
|
好多同学在考研时,立志非211、985不考,这是很多同学在择校时的第一考虑因素。我们不禁要问:211、985到底有什么了不起,值得万千学子为此趋之若鹜。是不是真的上了211、985就能更好的就业呢?学校是不是211、985真的那么重要吗?
►211、985到底是什么?
其实很多同学叫嚷着要上211和985,只是知道这些是名校,具体有什么含义,能准确讲出来的不多吧。
所谓的211工程就是国家政策性指示的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985即“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于1998年5月4日由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他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故此,两批学校的简称由此而来。
而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211、985俨然成为了国家重点培养学校。换言之,无论是211工程还是985工程,都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换言之,就是说,政策倾向导致了拨款的倾斜,那么理所当然,这些学校自然可以走上更好的发展之路。
说的夸张一点,大学间实力的差距,主要就是经费的差距,经费多的学校可以请到好的教授,买到好的设备,进而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或者教育成果,同时给提供学生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持续几年乃至十几年,完全可以让学校走在前端。
所以即使211、985高校和“世界一流高校”的实质目标之间还有很远的距离,但他们却早已成为普通民众眼中的“一流大学”。
在中国目前有2500多所大学,985和211加起来不过120所,重点大学的毕业生自然而然就比普通院校的学生要“吃香”,这种看法不是个别的现象,而是人类本身无法摆脱的思维惯性——物以稀为贵。
►211、985于个人就业与发展有怎样的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在770万以上,比2015年增加21万多人,再加上出国留学回来的约30万以及没有找到工作的往届毕业生,预计将有1000万大学生同时竞争。
未来将如何在于1000万人的同台竞争中斩获一席之地?基数如此庞大的待就业人群,即使国家调控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那么自己救济的话,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会产生价值——学历。不过话说公司都是看个人能力的吗,学历有那么重要吗?
学历当然重要。
简历筛选是我们求职时遇到的第一步关卡,要知道HR也只是一份普通的工作,他们不是神,所以不要指望他能从厚厚的一摞简历中发现你这个千里马。
普通人的定式思维是:985或者211院校出来的学生比普通本科的更优秀,所以一般为了节约筛选成本和时间,以及避免后续的争议,211和985名校毕业生往往会更具竞争力。
►正式进入工作岗位后会怎么样?
90后正在逐渐成为中国劳动力的主体,这一代人有一个普遍的共性——大学生身份,换言之,高学历者正在一步步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流。尤其是在正轨一点的公司,名校毕业生已经屡见不鲜。
而普本的学生会不会在这样的公司受到学历歧视也成为一个不能避免的问题,在后续的升职加薪中,能不能脱颖而出?对于非双院同学或许也将更难?其实中国的各种公司非常多,也不是说双非院校的毕业生无处可去,只是在双向选择中学生想选好公司,公司想选好人才,才导致了所谓“歧视”的局面。
双非院校的学生可能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遇到障碍,可能一次高考成绩就好像把你分了“三六九等”。但是你要明白,当你不喜欢这种规则,当你被这种规则拒之门外,你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强大起来。
所以很多的普本院校的学子们都希望能够考上211或者985院校的研究生,一是弥补自己本科的遗憾,二是能够在未来就业中获得更好的竞争力,那么就去努力加油吧,211和985虽难得,但是难度也不会比高考难度更大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