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3000
- 在线时间
- 22 小时
- 精华
- 12
- UID
- 34
- 性别
- 保密
- 帖子
- 334
- 威望
- 3000
- 金钱
- 1410
- 注册时间
- 2007-3-28
升级 0% - UID
- 34
- 性别
- 保密
- 帖子
- 334
- 注册时间
- 2007-3-28
|
复旦大学杨琰云教授普通动物学笔记
普通动物学
●主讲: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杨琰云
绪论
1.1 动物学的涵义
动物学是生命科学研究的一大分支,是以动物为研究对象,以生物学的观点和方法,系统地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态、分类、进化、与人类的关系的科学。
1.2 研究动物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依存,互相制约,错综复杂的整体,动物是生物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要学习研究生命科学,首先要具有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对复杂的生命现象的本质的探讨,不能用简单的方法做出结论,需要用生物学的观点善于对科学的事实加以分析和综合。
2.1 基本观点
生物学观点:动态地注意形态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整体与局部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机体各层次之间的联系,以及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统一。
2.2 基本方法
2.2.1 观察描述法
观察是动物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通过观察从客观世界中获得原始第一手材料。
科学观察的基本要求是客观地反映所观察的事物,并且是可以检验的。观察结果必须是可以重复的。只有可重复的结果才是可检验的,从而才是可靠的结果。
观察需要有科学知识。观察切不可为原有的知识所束缚。
描述即将观察的结果如实地记录下来。
包括:文字描述、绘图(生物图)、摄影、摄像、仪器记录
2.2.2 比较法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比较就无从揭示生命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没有比较无法处理生物界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大量材料。
只有通过对不同种属动物从宏观的形态结构到微观的细胞、分子水平的比较,才能对有关动物学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并得到正确的结论。
2.2.3 实验方法
实验是在人为地干预、控制所研究对象的条件下对动物生命现象进行观察研究的方法。
3 动物学课程的教学要求
用生物学的观点和比较分类、归纳求同、演释推理的方法,掌握动物的体制结构,形态机能,生活习性和生活规律等基础知识,并加深对以动物代谢和适应为中心,发育为骨干,及动物界的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统一、形态与机能的统一、机体与环境的统一的动物学原理的理解。
3.1 教材:“基础动物学”全国统编教材修订本
3.2 参考书
“普通生物学” 顾宏达主编 复旦出版社
“动物学大全” [美]克利夫兰 科学出版社
3.3 网址:基础生物学实验室网页
http://10.24.14.111/bblfu
4 生物分界
物质世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二部分组成。
非生物界:所有无生命的物质,如:空气、阳光、岩石、土壤、水等。
生物界:一切有生命的生物
非生物界组成了生物生存的环境。
生物和它所居住的环境共同组成了生物圈。
生物的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各种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对环境的适应方式等方面有着千差万别,变化无穷,共同组成了五彩缤纷而又生机勃勃的生物界。
最小的生物为病毒(如细小病毒只有20nm(nanometer纳米),它是一种只有1600对核苷酸的单一DNA 链的二十面体,没有蛋白膜。)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病毒研究室发现的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hinese Wheat Mosaic Virus),简称CWMV(100nm)
大到有20-30m长的蓝鲸,重达100多吨;
4.1 生物的基本特征
4.1.1 除病毒以外的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
4.1.2 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同化作用或称合成代谢:
是指生物体把从食物中摄取的养料加以改造,转换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把能量
储藏起来的过程。
异化作用或称分解代谢:
是指生物体将自身的组成物质进行分解,并释放出能量和排出废物的过程。
4.1.3 生物都有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现象
生物都有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现象任何生物体在其一生中都要经过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
在生长过程中,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能从幼体长成与亲代相似的个体,然后逐渐衰老死亡。这种转变过程总称为发育。
当生物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就能产生后代,使个体数目增多,种族得以绵延。这种现象称为繁殖。
4.1.4 生物都有有遗传和的现象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在繁殖时,通常都产生与自身相似的后代,这就是遗传。
但两者之间不会完全一样,这种不同就是 “变异”。
生物具有遗传性才能保持种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类型间的区别。
生物的变异性才能导致物种的变化发展。
4.2 动物的基本特征
动物自身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通过摄取食物从外界获得自身建设所需的营养。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异养。
4.3 生物的分界
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万种,但每年还有许多新种被发现,估计生物的总数可达2000万种以上。
对这么宠大的生物类群,必须将它们分门别类进行系统的整理,这就是分类学的任务。
4.3.1 二界分类
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将生物分为二界:
植物界
动物界
4.3.2 三界分类
1886年德国生物学家克尔(E.Haeckel)提出三界分类法:
原生生物界:单细胞动物、细菌、真菌、多细胞藻类
植物界
动物界
4.3.3 五界分类
1969年美国学者魏泰克(Whitaker)提出五界分类法:
1.原核生物界: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蓝藻
特点:DNA成环状,位于细胞质中,不具成形的细胞核,细胞内无膜细胞器,为原核生物。细胞进行无丝分裂。
2.原生生物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藻类。特点:细胞核具核膜的单细胞生物,细胞内有
膜结构的细胞器。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3.真菌界:真菌特点:细胞具细胞壁,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无根、茎、叶的分化。
营腐生和寄生生活,营养方式为分解吸收型,在食物链中为还原者。
4.植物界:特点: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营养方式:自养,为食物的生产者。
5.动物界:特点:营养方式:异养。为食物的消费者。 |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