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部分
贰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共30分) 四、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学生的群体差异和_______差异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2.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焦虑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呈倒 字形曲线。 3.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_________________和长时记忆三个子系统。 4.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既包括教的方法,也涉及 的方法,是教和学的统一。 5.教学方法中,与“注入式”相对立的教学指导思想是 。 6.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有 、学生和教学内容。 7.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国际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_____________。 8.HSK的全称是 。 9.许多外语学习者在其外语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止步不前的情况,这种现象被称为 现象。 10.按照测试目的,语言测试分为水平测试、、诊断测试和潜能测试等。 五、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 2.兴趣对活动的推动所产生的效果的兴趣品质是兴趣效能。 3.表情动作与语言不同,它不是人际交往的工具。 4.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知识、社会要求与条件、学生这三个方面。 5.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目标。 6.教学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难免偏颇,因此它不是一项科学的评价手段。 7.语言要素教学中的所谓“语言要素”指的是语素、词、句子。 8.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Krashen)对第二语言习得提出了一系列假说,其中最著名的有监控假说和普通语法假说等。 9.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与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差别在于学习者的学习环境不同。 10.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种现象通常称为语言的迁移。 六、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或特定的情景为内容的记忆是 。 A.词汇记忆B.语义记忆C.情景记忆D.抽象记忆 2.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 。 A.气质 B.思维C.情感D.感觉 3.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认识过程的是 。 A.情绪B.性格C.记忆D.兴趣 4.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 A.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B.教师应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 C.学生的作用大于教师D.学生是主动的,教师是被动的 5.以下不属于教学模式类型的是 。 A.传递-接受式B.自学-辅导式C.引导-发现式 D.注入-启发式 6.以下 不是教育评价三项主要功能之一。 A.导向作用 B.鉴定作用C.激励作用 D.惩戒作用 7.第二语言教学中通常所谓的“听说读写”指的是四种 。 A.语言知识 B.语言技能C.语言变体D.语言表现 8.听说法的语言学基础是 语言学。 A.历史比较 B.转换生成C.结构主义D.功能主义 9.通常把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语言系统称为 。 A.中介语 B.过渡语C.双语D.洋泾浜语 10.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主要是 。 A.喜欢和厌恶 B.容忍倾向与排他倾向 C.动机和态度 D.沉思型与冲动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