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纲真题考研政治选择题答题技巧 2013年12月20日 来源:跨考教育
政治科目中选择题部分一直是令考生头疼的地方,特别是多选题。考研政治考试中多选题部分评分标准为“多选不得分,少选不得分”。这样,假使学生漏掉了任何一个知识点,导致某一个单独的选项判定错误,也可能两分尽失。不少考生因为这个原因折戟沉沙考研考场,不能不让人感到惋惜。事实上,选择题也有其特定的解题思路,不少题目都有自己的解题技巧。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张老师利用这些方法解释2010-2012年考研政治考试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部分真题,希望这样的解题思路案例能够引导考生以更加轻松的心态面对考研政治考试。
一、发挥语言逻辑的作用
考研政治考试本身是一门以中文为载体表达的知识考试,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语言的一些特点直接选出答案。
2012年单选题第10题: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他指出:“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B.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提供了经验
C.民主革命中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
D.中国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当看到这道题目的时候,一些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部分知识熟悉的同学应该反应过来了,这一部分考的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问题,也就是这一部分的第三章。解答这道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对革命前途和性质的影响。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革命。而共产党的领导,又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一旦记得这些,那么这道题的答案也就不言而喻了:C选项。民主革命中包含着无产阶级领导这样的社会主义因素,使得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如题所述。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这么清晰地回忆起书本知识,一旦当你完全回忆不起来,脑子一片空白的时候怎么办呢?
利用题干文字和简单的文史知识进行解答,这时你可以借用反问自己的归谬法。例如对应选项A,看到这一个选项的时候先不要试着搜索已经空空如也的大脑,你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那么我们就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我们也可以选择封建制,不是吗(虽然中华民族尝试过,失败了)?我们也可以选择奴隶制道路,不是吗?选项A和题干所述结果没有语言逻辑上的必然联系,所以可以直接排除。而对应选项B,俄国的经验是不是一定要遵守?或者俄国有了经验,我们照做就行了呢?有一点文史知识的同学应该知道,如果这样简单的话,长征就发生不了了。这样,运用简单的文史知识,我们可以排除B。最后,选项D中革命分两步走的解释和这两步走的关系并没有太多关系。
总结一下,这个方法只适用于当你看到题目不知道如何作答时使用。当一道题目的考查点不在考生的知识范围之内的时候,利用题目中的语言语句进行分析可以大大增加选择的正确率。说得简单一点,四个选项中只有C选项提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字眼,其余的都是谬以千里。
二、运用“关联法”,理清题干和题肢的逻辑关系
当然,除去这样为“什么都记不得”的考生准备的方法之外,还有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忆起考试内容相关知识,却无法准确选出正确答案的考生准备的方法:关联法。回到刚才2012年单选题第10题的D选项。这是一个高错误率选项,原因在于,其迷惑性很强:中国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乍看上去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如果深入思考这么多,考生在考试之中便容易犹豫了。但是,一旦辨明“解释A与B的关系的原因”和“解释A与B产生的原因”这两个基本问题的区别,你会发现其实D选项与题干相差甚远。
另一道真题,来自2012年考研政治试卷多选题第27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人震惊于列强的“船坚炮利”,主张学习西方以求“自强”,洋务运动由此兴起。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创办新式学堂,主要有(
A.翻译学堂 B.工艺学堂 C.军事学堂 D.法政学堂
这道题考查了一个十分细致的知识:洋务运动所做的三项主要工作中,“办学”一项的具体内容。这样的题目是很难准备的,考生记忆如此细微的知识确实有一定困难。
我们先分析一下题干里的词语。“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与选项关系不大;“清朝统治集团内部”,这个词和我们能否选出答案有极大的关系;一个只对考研政治科目有一个基础性了解的学生应该只能较为充分地懂得“清朝统治集团内部”这几个字,没关系,这就足够你选出正确答案了。
首先,查看选项。翻译、工艺、军事、法政四种学堂是否都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呢?答案是肯定的,通过选项内容本身判断,没有那种一看便是错误的选项,我们直接寻找关联性。
那么,这时,如果你注意到了法政学堂这四个字,深入思考一下法政学堂的教学内容你会发现一个悖论:如果是“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发起的一次运动,会不会教给大家反抗清朝统治的内容呢?甚至说,为了维护清朝本身的统治,科举制度已经为清朝输送了大量的官员,同时稳固了清朝统治的根基,为什么还要开办一个法政学堂,让一些学西学的人进入中国政府?一旦你想通了这一点,那么这道题的答案便信手拈来了。答案ABC,并没有D。
用同样的思路反观其余几个选项,你可以得到如下思路:洋务派需要和外国人交流,当然需要翻译学堂;洋务派兴办了很多工厂,当然需要工艺人才;洋务派至少建立了北洋水师,那么军事人才更是当务之急。这三个选项都可以通过一些历史常识与题干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内涵上的“关联”。正是利用这种关联,我们的“关联法”才得以有用。
再来看 2010年考研政治单选题第10题:
) 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他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
A.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B.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开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
D.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
思路一:看到题目首先分析,1956年我国刚刚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期。通过这一点,直接跳过后面的题干看选项。比较四个选项后发现,只有B选项讲“开始社会主义建设”,而其余A、C选项全部都是“完成社会主义建设路线的探索”,D选项更是与那一年的背景知识无关。确定无误之后,选择B选项。
思路二:读完题目,以毛泽东的原话为契机继续思考。毛泽东是想说,我们不能走苏联的老路。直接排除D选项,因为如果我们已经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那么毛泽东这段话实际上是无意义的。而A、C选项也可以通过毛泽东原话的意思引申过来。毛泽东表示“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更是在指导随后的一些事情,而通过内容判断这样的事情应该就是社会主义建设。这样,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考研考生准备考试的时间普遍只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同时还要准备专业课和英语。在这样繁重的学习任务下,要求考生记忆每一个细节考点是很难的。而考研政治考试的出题思路却仍然是就某一具体的细节知识展开进行考查。在这样的条件下准备考试,更需要一些技巧和细节知识。当然,技巧归技巧,想要拿到高分,最重要的是针对考研政治内容坚持不懈地努力阅读和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