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12880
- 在线时间
- 32353 小时
- 精华
- 262
- UID
- 1
- 性别
- 女
- 考研年份
- 2014年
- 报考院系
- 公共管理学院
- 帖子
- 19286
- 威望
- 12880
- 金钱
- 61256
- 注册时间
- 2007-3-21
- UID
- 1
- 性别
- 女
- 考研年份
- 2014年
- 报考院系
- 公共管理学院
- 帖子
- 19286
- 注册时间
- 2007-3-21
|
6月24日上午,《史学月刊》编辑、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周祥森教授为我院师生作题为《史学研究的后现代转向:从线性过程史观到碎片事件史观》的学术报告,历史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周祥森教授讲到国内大部分学者对后现代主义史学的批评态度,认为应该用理性的态度看待后现代史学,指出现代史学研究越来越碎片化、研究范围日益狭窄的现象本身就包含了后现代主义的因素。周教授介绍后现代主义的起源,认为“后现代主义”起初作为文学评论的术语而出现。周教授分析现代主义史学与后现代主义史学的几点差异:前者重内容以及对内容的分析解释,后者重形式,即采用何种形式表现事实;前者重视透过事实看本质,后者认为现象本身就是本质;前者讲究时间顺序,后者注重空间顺序,采用空间并置,断裂式的表现手法。周教授特别讲到后现代主义史学注重碎片化、空间化的思维方式,包括物质空间和社会群体空间等,与现代主义史学的线性时间思维有着根本不同。在史学表现方式上,后现代史学注重“拼贴”和“镶嵌画式”的叙述手法和风格。周教授提到美国现代外交政策中的后现代主义因素,举出大量的历史与文学作品,对其内容进行分析,具体介绍后现代主义的特点。
周祥森教授就怎样对待现代主义史学与后现代主义史学,全球史观与后现代史学的关系以及怎样提高文章思想性、理论性等问题与师生展开热烈互动与交流。
周祥森教授简介:《史学月刊》杂志社编审、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中国英国史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史学理论、学术思想史和美国史研究。在《史学月刊》、《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博览群书》、《史学集刊》、《学海》、《学术界》、《社会科学论坛》、《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学术评论和史学评论等文章50余篇。 |
|